燕窝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燕窝是智商税还是真补品

燕窝是一种名贵的滋补品,但其是否真的有传说般的效果,以及营养价值历来备受争议,有很多人都认为燕窝是智商税 。
但中山大学药学院蒋林副教授近来表示,吃过的人不会这样认为,燕窝的药理方面没有任何问题 。
【燕窝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燕窝是智商税还是真补品】咋一看,中山大学药学院蒋林副教授都说燕窝药理方面没有任何问题,那真的说明燕窝有效果吗?

燕窝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燕窝是智商税还是真补品

文章插图
非也!因为中山大学蒋教授本身就是某燕窝协会的会长,是燕窝产业链中的既得利益者,他的话怎么会客观呢?
燕窝又称燕菜、燕根、燕盏、金丝等,它是名贵的烹饪原料和补品,但无研究证据支持其营养价值极高的说法 。传说中国第一个吃燕窝的人是明朝航海家郑和 。
郑和的远洋船队在海上遇到了大风暴,停泊在马来群岛一个荒岛处,食物紧缺 。
无意中发现荒在断石峭壁上的燕窝,于是命令部属采摘,洗净后用清水炖煮,用以充饥 。数日后,船员各个脸色红润,中气颇足 。于是船队回国时带一些献给明成祖 。
其实在此之前,元代贾铭的《饮食须知》一书中,有说法为“燕窝,味甘平,黄黑霉烂者有毒,勿食”的记载 。清康熙年的《调鼎集》记载的数十种“上席菜单”中,名列首位的就是燕窝 。
《明史》中亦有记载柔佛产窝燕,明代《东西洋考》又多处记载南洋诸国特产燕窝 。
燕窝的历史:
一般认为,中国食用燕窝的历史始于明朝 。中国航海家郑和被认为是第一个品尝燕窝的华人,并在下西洋时后成为了明成祖的贡品 。
但是,在马来西亚挖掘唐代瓷器时曾发现取窝铲,据此推断唐代时就已经出现了燕窝贸易 。王世懋之《闽部疏》王氏谓“燕窝菜,竟不辨是何物,漳海边已有之 。
燕飞渡海中,翮力倦则掷置海面,浮之若杯,身坐其中 。久之,复衔以飞 。多为海风吹泊山澳,诲人得知以货 。大奇大奇!”从明朝开始,燕窝成为宫廷御膳 。
明朝的《宛署杂记》一书中提到南北官府的大宴已有用燕窝制作的菜肴 。直到清代,仍是“贵家珍品”,非寻常人家可食用 。
清代叶梦珠的《阅世编》卷七称:“燕窝菜,予幼时每斤价银八钱,然犹不轻用 。顺治初,价亦不甚悬绝也 。其后渐长,竟至每纹银四两,是非大宾严席不轻用矣 。”
梁章钜《浪迹三谈》卷五亦载:“今京师好厨忆包办酒席,惟恰外取好燕窝一两,重用鸡汤、火腿汤、麻菰汤三种瀹之,不必再搀他作料,自然名贵无比 。”
清代袁枚对燕窝有独特的看法:“燕窝贵物,原不轻用 。如用之,每碗必须二両,先用天泉水泡之,将银针挑去黑丝 。用嫩鸡汤、好火腿汤、新蘑菇三样滚之,看燕窝变成玉色为度 。
此物至清,不可以油腻杂之;此物至文,不可以武物串之 。今人用鸡丝,肉丝,非吃燕窝也 。却徒务其名,往往以三前生燕窝盖碗面,如白发数茎,使可一撩不见,空剩粗物满碗 。
不得已则蘑菇丝,笋尖丝、鲫鱼肚、野鸡嫩片尚可用也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中宝钗让黛玉服用燕窝 。浙江嘉善人曹慈山著《老老恒言》,书中描述作者食用燕窝的经验谈 。
屈大钧《广东新语》及谢清高《海录》,对燕窝亦有较详尽记述 。吴伟业撰有《燕窝》诗:“海燕无家苦,争衔小白鱼 。却供人采食,未卜汝安居 。味入金齑美,巢营玉垒虚 。大官求远物,早献上林书 。”
燕窝的成分,现代化学分析:
燕窝酸 。燕窝最重要的营养成分为唾液酸,含量可达10%左右 。作为唾液酸含量最高的天然食材,唾液酸有时又称“燕窝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