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相|文艺活动,购物中心的流量担当,流量担当?( 二 )


商场内因文化艺术活动实现的人流量转化就一定会带来租户销售额的转化吗?不一定 。
在方宝庆看来 , 目前市场内大约有70%-80%的商场活动“不负责任” 。这是指商场在策划活动时仅着眼于粉饰场面、带旺人气 , 却并未与场内零售商家结合 , 因而也难以形成实质性帮助 。
“商场都希望通过活动可以把营业额往上拔高、翻一番 , 但是翻一番不是靠这个活动本身赚钱 , 活动只是引流 , 重点是引流以后能够让人群对场内商家有所注意 。假如今天引流的结果对商家没帮助 , 人流都在活动现场 , 玩完以后就地解散 , 那这个活动就是失败的 。到时候商场内被使用最多的就是卫生间 。”
一如部分商场热衷举办各式明星活动 , 在方宝庆看来是十分无效的营销 , “这个场面感觉人气很旺 , 但是商场里面的商家跟活动完全没有互动性 , 这会非常‘悲惨’ 。我们认为有效的活动不仅本身能不断引流 , 也要能跟商家互动 , 帮商家能赚钱 。要是都没办法帮商家卖货 , 商家退场 , 商场还要二次招商 , 购物中心会每况愈下 。因为商家会互传‘这个场子不好干 , 这个场子没办法生存 。’”
那么什么样的活动能真实拉动商场零售额的提升?方宝庆以家乐福的红酒沙龙举例 , 他提到最近三年 , 上海家乐福时常在停车场举办红酒沙龙 , 首先 , 顾客在这购买红酒直接装上车 , 停车场是最方便的地点;其次 , 这些进口红酒的推销人员均是来自其本国的外籍人士 , 品鉴形式上更具说服力;而更重要的是 , 这些沙龙每场至少会联合家乐福场内超过20个红酒品牌 , 直接带动了其商家销量的提升 。此外后期这类沙龙还加入了乐队演唱环节 , 更契合红酒文化的格调 , 以此刺激顾客消费 。
因此 , 许多表面看上去亮丽光鲜的文艺活动 , 实际对商家来说或许也有苦难言 。
而无论是业主还是商家 , 举办一场活动起码还有人气 , 但对于广大中小型商场 , 文艺之风兴起的当下似乎更难破局 。
方宝庆提到在各类活动中 , 大IP类明显更容易聚集人气 , 而这些IP往往是中小商场蹭不到的热度 。一般而言 , 商场要想举办一个IP主题展 , 必须找到有权限做这个IP展览行为的代理商 , 然后接洽、付费获得办展的权利 , 否则就是违规行为 , 可能收到版权方的追责 。
而通常热门IP除关注费用外 , 也会衡量这场活动可能带来的效益 , 如果前来洽谈的商场聚客效率不高 , 他们认为会对IP的形象、知名度形成损耗 。所以真正有名的IP并不是商场付费就能请到 , 代理商还会考量其是否够分量 。
因此在与那些地段优越、客流集中、消费层次高的品牌商业地产商竞争的过程中 , 中小商场无疑是陪跑的那一方 。
而从另一视角看 , 尽管享受着大IP“特权” , 但活动同质化也成为大商场共同面临的问题 。方宝庆提到台北的宁夏路夜市人气极旺 , 主要原因在于这条道路上的62家餐饮档口完全不重样 , 食客在这可以品尝到62种美食 , 这让其成为整个中国台湾地区最火爆的夜市 。
而根据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做出的一项统计 , 去年一年全国各地商场共推出了超过5600场IP活动 , 市场规模达68.1亿元 , 占据购物中心活动市场容量总额的19.28% 。选择这类主题的活动方多是看中热门IP的粉丝基础和消费能力 , 不过当前这类IP也正面临授权成本高、吸引力递减的问题 。此外 , 因真正具备号召力或群体回忆唤醒力的IP资源越来越稀缺 , 商场在策划活动时便更容易引发同质化现象 。因此真正举办一场“名利双收”的IP活动已是难上加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