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城 白羊城村一日游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白羊城,以及白羊城村一日游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漫漫西口路——左云 因为在新荣走访游览得胜堡,去右玉就直接走北线,没走大同至左云的“西口路 。”眼下走的正是紧靠长城南面的支线,可以领略左云独有的风采 。
头脑中储存的和眼前看到的,历史 与现实纷繁复杂 。极力想理出头绪 。
北方是阴山余脉,如灰褐色起伏的巨大屏障从东到西延伸去 。高大的摩天岭如一本厚重的史书,蕴含了太多的内容 。仅北魏时期,就以圣地王陵风水宝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除冯太后“永固陵”在大同方山外,道武帝拓跋珪至孝文帝拓跋宏六位皇帝、后妃以及刘蠡升国都帝妃们的陵墓都在摩天岭上,高大土冢将北魏天兴元年由盛乐迁来至太和18年南迁洛阳近百年帝都辉煌“封土定论” 。
再往北,是内蒙古凉城县与和林格尔一带,同左云典型的黄土丘陵区山水相连 。南面是左云川界,丘陵间十里河和元子河从西向东流过 。
左云北面阴山余脉属喜马拉雅山运动产物,板块碰撞出两山夹河川和复合型丹霞地貌 。东南、西北高,中间低 。川滩丘陵山地层次分布,地表植被五彩纷呈 。虽战乱和那场愚昧的“砍伐焚烧运动”将森林毁灭殆尽,但解放后大规模植树造林,变成如今“全国绿化模范县” 。
【红砂崖口】
按照郑少如会长推荐,韩文联系了刘志尧先生 。我们在左云县政府办公楼前会见 。刘先生迎接我们到他办公室 。宽大的办公桌上和靠墙大书柜内全是书籍资料,沙发、地面上摆着很多文物器件 。时已过午,刘先生招待我们午餐后,便驱车奔红砂崖口 。
出县城从朱家窑西北前行,经过赵火色向北,地形逐渐高起 。过鹊儿河至汉圪塔的五路山西南麓,开始爬山 。我们一路倾听刘先生说左云,到这“大盘”古道之上,才被陡峻山势吸引,注意到了路边的山岩树林 。松、柏、杨、榆、柳、桦和果类遍布山坡 。此前所过之处,丘陵荒野之上,秋草枯黄,人工树林片片移动,西风吹刮黄叶飘过 。
车子在逼窄的山道上盘旋向前,祁师傅紧握方向盘,专注前方 。我们自然也有点紧张,少了话语 。两边茂密的松杉林和灌木草坡大大松缓了我们的情绪 。我的双眼通过心灵之光,扫射着褐红的山体岩石,令其微颤抖动 。空气中充满松柏的气味,寒冷的西风从山腰林间掠过,仿佛自然私密的对语 。一切都成为声音与影象的过程 。通过它们我看见自己的精神,又从精神中遇见整个自然,人与自然和谐,表现着同一个神秘根源 。
约半小时,爬上五路山顶“蹄窟岭”,当地人也叫“马蹄梁” 。临近山头上,高大的涡轮风力发电机举着长大的叶片快速旋转 。山风强硬,刮得我们难以驻足,浑身寒冷哆嗦 。急步跟刘先生向东到山口,脚下乱石遍布,坎坷难走 。面前一峰突起,刘先生说那就是当年昭君出塞登上回眸中原之地 。这话题立即就驱除了寒冷之感,我掏出手机拍照,又在笔记本上记录了地理线路 。举目南望,山尽头川野茫茫 。朔州市司马泊——武州塞南塞口——源子河谷地——东古城逆向返南去,就是秦汉时代通塞中路之西支线路,王昭君经过几段由南而来,从红沙崖口南面古道上山 。
拐入红砂崖口,是高山顶一处凹沟,两头红石岩峭壁,中间二米宽窄路,无人行走,土石填塞,怪石嶙峋,难以插足 。我们一溜跟从,鱼贯慢入,晃悠趔趄 。出南口,豁然开朗、东西山坡夹一道沟谷,斜伸下去,到南面的积扇台地 。西山坡上,有明显古道,可见石块砌基,有的地段高约数米,坡沟以沙土筑铺 。由脚下南延开去,直至山下隐匿不见 。想当年修筑工程之浩大艰巨,绝非民间力量所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