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作者是谁?龚自珍一生隐痛,不得不说( 二 )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作者是谁?龚自珍一生隐痛,不得不说

文章插图
龚自珍手札
皇帝选才,喜欢字写得漂亮的,如同选妃喜欢外表好看的 。因为经过府试、乡试、会试,过五关斩六将,那些考生个个都是人才,进入殿试的,更是了不得,谁比谁文章差多少,尤其是之乎者也之类的马屁文字,谁又比谁好多少?所以,那些仰望圣意的考官,自然会选字好的送给皇帝看,那些字写得不好,管他什么不世之才,只能靠后,甚至落榜 。
龚自珍才学当然是一流,但他的字在那些新科学生中,却是比较差的了 。到底才学是高的,名气也是大的,所以,还是列入了进士之列 。但是,龚自珍却气死了,为何?因为一甲、二甲不但名声好,将来的发展好,关键是,前二甲进士可以分到翰林院,当翰林,三甲的就无望 。然而,哪个读书人的理想不是中进士、点翰林?龚自珍更是如此 。于是,未能点翰林,成了他一辈子的遗憾和隐痛 。
对于没有点翰林,龚自珍一直耿耿于怀 。有一次,他去拜访叔叔龚守正 。叔叔是高官,任礼部尚书,礼部正是主持会试的部门 。他正和叔叔交谈的时候,门人报说有个门生求见,此人是新点的翰林,叔叔就让龚自珍移步里间等一下 。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作者是谁?龚自珍一生隐痛,不得不说

文章插图
与门生一阵寒暄后,龚守正问门生最近干啥,门生说在家临帖练字,这个尚书一听高兴起来,夸奖门生说这就对了,无论哪次考试,字好是第一,如果字好,点翰林就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里间的龚自珍听到了叔叔的话后,隔墙笑道,翰林学问,不过如此!弄得门生羞愧万分,叔叔更是索然大怒,把侄子喊出来教训了一通 。
龚自珍表面上是说话无忌,实际上表现出来的,是对点翰林一事始终不能放下 。
龚自珍奚落新翰林,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思 。其实还有一层,更像吃不到葡萄,也觉得葡萄分外的甜 。因此,对没能点翰林一直耿耿于怀的龚自珍,后来干脆把家眷们集中起来,女儿、儿媳、妻子、小妾、甚至婢女,让家里所有的女眷都去练习书法,而且专门练习应付考试的馆阁体,经过很长时间的练习,她们几乎都成了女书法家 。
(补充一个段子:龚自珍的老婆何吉云的书法特别好,龚自珍参加内阁中书考差(清朝经考试而分派到各省份去担任学政或主考官的考试制度)时,有人对内阁中书徐星伯说,如果龚自珍考上了,那一定是有帮忙 。徐星伯说,龚自珍不能写小楷,一定考不上,但如果是他夫人来考,倒很有希望 。)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作者是谁?龚自珍一生隐痛,不得不说

文章插图
从此,每当有人说起翰林了不起时,龚自珍就会非常不屑地说:
“翰林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家女辈个个书法一流,无一人不可入翰林!”
鄙夷愈狠,爱之愈深 。41岁的时候,龚自珍终于在《跋某帖后》老实说道:
“余不好学书,不得志于今之宦海,蹉跎一生 。回忆幼时晴窗弄墨一种光景,何不乞之塾师?早早学此,一生无困厄下僚之叹矣!”
可见,因书法不好而影响仕途,成了龚自珍永远的痛,悔恨终生 。
所以,龚自珍的诗作中,才会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