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赢得大选这三个原因是关键

据央视消息 , 当地时间4月24日20时 , 法国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结束 。法国媒体公布的最早出口民调结果显示 , 现任总统、共和国前进党候选人马克龙的得票率过半 , 为58.2% , 赢得了此次大选的胜利 。马克龙成为继希拉克之后 , 又一位成功连任的法国总统 。此外 , “国民联盟”候选人勒庞获得41.8%的选票 。这是继她在2017年大选进入第二轮后 , 再一次在第二轮与马克龙展开对决 。当地时间24日晚 , 马克龙在巴黎战神广场发表胜选演讲 。

马克龙赢得大选这三个原因是关键

文章插图
获胜法宝:
俄乌冲突和新冠疫情的努力
政治分析家布鲁诺认为 , 马克龙受益于“聚旗效应”(指在涉及对外的重大国家和民族危机面前 , 国家领导人的国内支持率通常会急速增长) , 其通过在俄乌冲突和应对新冠疫情作出的努力获得了大量选民的认可 。
布鲁诺认为 , 选民们认可马克龙在俄乌冲突中作出的外交努力 。据报道 , 马克龙一直积极在俄乌之间斡旋 。俄乌冲突爆发后 , 其多次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 , 试图缓和危机 。尽管未取得实质性成果 , 但马克龙的举动仍获得了众多法国选民的认可 。
布鲁诺还认为 , 马克龙在新冠疫情中“不计代价”式的处理方式 , 也让选民看到了其作为总统 , 真正在管控危机 。据此前报道 , 全球新冠疫情暴发后 , 2020年3月 , 马克龙宣布法国进入“疫情战时状态” , 并全国禁足 。随着4月疫情有所控制 , 法国政府宣布5月11日开始逐渐解禁 。8月底 , 法国确诊人数和住院人数又逐渐上升 , 到10月进入第二波疫情高峰期 。政府从10月30日起再次启动全国封锁政策 , 禁止居民非必要出行 , 限制跨地区旅行 , 餐厅、酒吧和商场等场所关闭 。“禁足”期间 , 巴黎等城市都出现过反对“卫生专制措施”的示威活动 , 餐饮、娱乐等从业者也大多反对“禁足”政策 。法媒曾对此报道称 , 疫情对法国经济造成严重打击 , 马克龙正面临执政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然而 , 事实证明 , 法国政府的一系列强制性防疫措施其实很有成效 。据报道 , 法国防疫专家提供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 , 一次“禁足令”可以避免59万法国人入院治疗、避免14万确诊者转成重症患者 。一旦采取“禁足令” , 法国的疫情都会在两到三周后得到明显控制 。
仍有不满:
被认为是“精英主义”的冷漠领导者
尽管马克龙在俄乌冲突和新冠疫情中展示了其作为总统的领导能力 , 却并没有令所有选民满意 。据报道 , 法国巴黎当地时间4月16日 , 示威者走上街头反对两位总统候选人 , 其中最受欢迎的口号之一是“既不是马克龙也不是勒庞” 。
有选民表示自己对马克龙很失望 , 认为法国在马克龙执政期间“运转不畅” 。56岁的选民帕斯卡说:“坦白来说 , 我非常失望 。我觉得法国近年来并没有取得发展 。马克龙没有为中产阶级做任何事 , 这也让法国的贫富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
法国选民洛朗则认为 , 马克龙是一个“冷漠”的“精英主义”者 , 是一个对普通民众的不满“充耳不闻”的领导人 。他说:“他(马克龙)像管理企业一样管理法国 。从某种程度上 , 这样的做法没有问题 , 但是我认为他更应该考虑到社会性因素 , 因为他管理的是活生生的人 , 而不是商品 。”外媒此前也曾分析称 , 马克龙表现得“太总统”了 , 并认为其采取的策略使他表现得像一个高高在上的“全球危机管理者” , 而不是“需要法国选民选出来的”法国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