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小镇做题家,终点在硅谷,“我在亚马逊工作,我爹骄傲地哭了”( 二 )


“我现在过得很好,我开着奔驰,我还买了股票,我想我远在家乡的老父亲,一定会为我流泪的,” 索拉博表示,“所以你们一定要对未来有信心,一定不要放弃 。”
“印度最畅销的出口产品”
在一个阶级和性别不平等的印度,这些小镇做题家们,只有经过一场场残酷的考试,才有机会看到更广阔的人生 。而小镇做题家的成功故事,总是能引起印度社会广泛的关注 。
能从印度理工学院毕业又赴美深造的,已经是印度国内万里挑一的精英了 。他们英语和文化优势明显,他们熟悉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既有过硬的专业实力,又有学习的毅力 。
这些成绩优秀的印度小镇做题家,进入美国职场后后并不独来独往,反而是互相关照提携,抱团作战,层层包围整个硅谷 。
如今,数据显示,硅谷有三分之一的工程师是来自印度,中高层管理者中,印度人的比例则更高 。排名前几的科技巨头,除了苹果外,几乎全都被印度裔CEO包围(微软、谷歌、IBM、Adobe) 。而在其它世界500强企业中,如百事可乐、万事达、联合利华、标准普尔等企业的CEO级别高管位置也都被或曾被印度人收入囊中 。
印度本土在自豪其人才优秀的同时,也惋惜人才的流失 。媒体把这种人才流失比作成“奶牛现象”——牛的嘴巴在印度,吃的是印度的草,最终挤奶的却是美国人 。
因为80%的毕业生流向海外,印度理工学院的学生甚至被美国媒体称为 “印度生产的最畅销的出口产品” 。
印度学者统计,加上其他的职业移民以及签证入境,印度每年流入美国的人才总数近20多万,流向美国的印度人大部分是理工科人才,他们最向往的行业是计算机 。
印度人类发展研究所经济学者萨尔提·阿查利亚感叹道:“我们国家培养的最好的人才不留在国内,他们都出国 。”
大量的人才流失,让许多印度人痛心疾首 。莫迪政府也曾承诺创造一个吸引人才和扭转人才流失的有利环境,但人才外流现象不见好转 。印度人并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阻止这场前仆后继的移民大潮 。
因为印度根本没有好的工作机会提供给他们 。
数据显示,印度的GDP年增速高达8%以上,但就业增长不到1% 。2021年12月,印度的失业率甚至有所上升,从11月份的7%升至12月的7.91% 。大学毕业生失业尤其严重,失业率为19.3%,是全国平均失业率的2倍多 。
以最热门的计算机行业为例,尽管印度程序员举世闻名,但在印度能给他们提供工作机会和待遇十分有限 。在美国硅谷,一名大厂程序员年薪可以达到1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2万元),但在印度本土,做一个外包公司的码农,年薪也就是15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13万元),尽管这个收入印度算很不错,但和美国码农比,差距太大 。
印度总理莫迪访美期间,曾去过硅谷,号召那里的印度人回去发展 。“我相信 21 世纪一定是印度的世纪!……我对印度如此有信心是因为我们是一个如此年轻的国家,我们 65% 的人口都在 35 岁以下 。一个有着 8 亿年轻人的国家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 。”莫迪在演讲中激情澎湃 。
【印度小镇做题家,终点在硅谷,“我在亚马逊工作,我爹骄傲地哭了”】但对于千千万万的印度小镇做题家来说,口号不够,还要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