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吝啬鬼分别是谁及故事 中国四大吝啬鬼( 二 )


估计王戎侄子当时怕是目瞪口呆,最终王戎是要回了这件衣服,舒缓了心中的郁结之气 。
不仅对待侄子是这样,就算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也是 。你见过哪个女儿嫁人了,带去的嫁妆还得收回来的道理 。
 
这个王戎就是这样,当时女儿女婿大婚后回来省亲,老王总是板着个脸,之父莫如女,王戎女儿对丈夫说:哎,上次结婚,我爹不是给了十万钱嘛……
女婿一听就懂了,立马把十万还给了王戎,王戎立刻喜笑颜开,放下了心中的一个大包袱 。
一个鸡蛋都不给儿子吃的汤斌
清代康熙年间的江宁巡抚汤斌,是当时程朱学派思想的代表人物,被尊为“理学名臣” 。汤斌一生以清苦的生活砥砺名节,虽然是个名士,但是他清苦的有点过了头 。


其为人之吝啬如同他的学派思想一样出名,吝啬到什么程度,据有关文献记载,这位老先生有一天心血来潮,查看家中账本,发现上面有记录买了一只鸡蛋,顿时大怒是谁买的鸡蛋?
经过一番查问,发现是自己的儿子买来吃的,他便把儿子招来,罚跪在庭下,数落道:“你以为苏州的鸡蛋与河南是一样的价钱?你想吃鸡蛋,就回河南老家去……”
堂堂一个巡抚儿子吃个鸡蛋就如此愤怒,这不仅是对自己狠对别人更狠,如果说要是大乱时期饥荒遍野,或者家中十分贫困,出现这种情况还情有可原 。
可是当时明显不是那种情况,这汤斌一家老小估计被他的吝啬“折磨”的是苦不堪言,一个鸡蛋就这样,就更别想着吃点肉了 。
吝啬第一狠人:韦庄
韦庄,唐末时期诗人,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宰相,出身士族 。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所著《秦妇吟》,更是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辞》合称“乐府三绝” 。代表作《浣花集》,至今流传 。


就是这么一位大文豪,朝中大臣,竟是个吝啬到近乎变态的人 。
《太平广记》是这样记载他的吝啬的:韦庄“数米而炊,称薪而爨,炙少一脔而觉之”,什么意思?就是烧饭的时候要数着米粒下锅,添柴烧火都要事先称好,一盘子肉要是少了一块他都知道 。
当然如果仅凭这一点,只能和前面几位相提并论,并不能显得十分突出 。下面一件事让人匪夷所思,叹为观止:
韦庄有个儿子,八岁时候不幸得重病,最后不治身亡,下葬时,孩子的母亲为他穿上了生前漂亮的衣服,但韦庄一边哭,却一边把孩子衣服剥了下来,套上曾睡过的旧草席,掩埋之后,居然还将草席带了回来 。
这已经不能算是吝啬了,当人对一件事件产生执着的时候,就会有一种病态的行为,韦庄很明显就是这种病态 。
一般来说过分吝啬的人都有种病态的理性,他们理性地分析一件事的对与错,一件事的得与失,能吃白饭不饿死就不要吃菜,能走路的绝对不会坐车 。
韦庄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觉得人已经走了,穿得再好也没有用,还不如用草席最实际,这种病态的理性让他们忘记了生命或者生活的意义 。
吝啬的人或许是有钱人,但绝对不是一个快乐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