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高管职场浮沉记 银行高管职场浮沉记云盘( 三 )


项目尽职调查结束 , 春夏秋冬过完了 , 新人感触颇深 , 有诗一首 , 作为见证:“一级狗 , 手拖行李全国走 。项目都在山沟沟 , 拖拉机上人抖擞 。尽职调查 , 实际是车间里面数数;高管访谈 , 大概是会议室中抽烟 。江浙私募 , 非说成国际基金;土鳖团队 , 句子里全是英文 。”由于onfield时间太长 , 没带购换洗的衣服 , 回来的时候穿的都是项目所在地小县城商品城买的地摊货 , 一群人大包小包从虹桥火车站出来的时候 , 恍惚间有一种过完年乡下来沪打工的赶脚 。
回来后就是各种PPT , 各种Excel , 各种加班 。女员工越来越少 , 后来只剩下三种:离婚的、单身的、正在办离婚的 。生活质量一塌糊涂 , 职业生涯暗淡无光 。怀揣着成为“本土投资银行家”梦想入的行 , 却陷入了无止境的保荐人资格考试和申报材料堆中去 。每天忙到半夜 , 伏案写材料、调整文本格式 。到会里报材料 , 因为装箱后夹子的角被压掉了 , 或者塑料膜不平有凹陷 , 又被打回去重新买夹子排队 。
投行民工纷纷发福 , 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几年下来 , 腰酸背痛腿抽筋 。走在外面 , 远看像要饭的 , 近看像住院的 , 仔细一问原来是做投行的 。
回想起当年招聘的时候 , 隐约有一种什么地方不对 。到底是什么让HR看上了我呢?投行民工心想 。努力地想努力地想 , 终于有一点模糊的记忆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 在学校边上的四季酒店会议室里 , 有着这样一番对话 。
“你大学干嘛了?”
“打游戏 。”
“常打?”
“每天到3点 。”
“上课吗?”
“上 。”
“几点上课?”
“8点 。”
“你身体好吗?”
“很好 。”
“好 , 我们觉得你的素质很适合在投行工作 。恭喜你 , 你被录取了!”
3金融民工职业发展必读系列之三:信托经理
“我们不生产人民币 , 我们只是人民币的搬运工 。”
得益于这几年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和A股市场的持续低迷 , 许多证券业人士纷纷转投了信托业 。以笔者为例 , 身边好几个做私募的、公募的 , 现在都在各种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子公司干得不亦乐乎 , 美其名曰:信托民工 。
信托民工的前身 , 大多是银行对公客户经理 , 搞的是拉关系的活儿 , 从来没称过高大上 。自从房地产融资被政策逼到了影子银行 , 信托业就突然大放异彩出来 。信托民工搞出了各种银信合作、证信合作 , 从买入返售到信托受益权投资 , 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 业务模式眼花缭乱 。一时间 , 以前被视为吊丝的信托业 , 突然成了金融业的高富帅 。报纸上、网络上 , 那些稀奇古怪的名词 , 直接把人讲得云里雾里 , 就连华尔街回来的金融大鳄也听不明白 。现在 , 一人卖信托 , 全家都是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说白了 , 所有的金融创新 , 一言以蔽之 , 就是为了帮助银行绕开监管(做地产) 。银行就好比堂主 , 去场子收钱总不好自己出手(毕竟有上面看这呢) , 自然有下面的小弟卖力 。信托业迄今为止都算表现不错 , 深受大哥信赖 。银行这几年赚钱赚到手软 , 信托跟着混吃混喝 , 也过了不少好日子 。钱发得多了 , 其他金融民工很是羡慕 , 纷纷打探怎么才能进来分杯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