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条镶嵌墙面 铜条镶嵌墙面效果图( 四 )


▼中心庭院 全貌
对景茶室,临鱼池之上,亦和建筑形成对景关系,建筑风格参考隈研吾的建筑风格,遵循茶道中空寂茶道风格建造,茶室虽自成一景,但坐在其中亦可向周围借景 。
茶室窗户为双层结构,外层为金属边框玻璃移门,内层为传统柳条式格窗扇 。屋面为氟碳涂层金属板外层,中层为木工板贴防水卷材,底层为聚氨酯保温板 。顶面材料之间做空腔处理,起到隔热保温效果 。
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空寂茶室
庭院北部空间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冬季日照时间长,适合作为家庭活动空间,故北部空间以大面积的草坪为主,同时在西侧设计木平台休息区,可放置秋千或休闲桌椅供家人朋友聚会休闲之用 。
在庭院东北角,原有一株芭蕉长势很好,旁边即为长辈房间,在此处添置了一座草亭,江南梅雨季较长,彼时端一杯清茗坐于草亭...在江南烟雨中,听雨打芭蕉,品六朝古韵 。
西院属于窄长型天地,设备与天井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对应建筑为餐厅,从功能上主要满足通行及氛围营造即可,因此采用日式园林风格造景:
纵观整个项目,在整体景观设计中,采用了古典园林的游园空间结构,利用高差设计增加园林的竖向变化,拉长游园路线,设置节点景观来营造以小见大的空间感受,以常绿,开花,落叶乔灌木营造空间季相变化,达到四时之景不同,年年之景更胜 。在造景手法中运用了障景,漏景,框景等手法,同时也借用了日式园林风格中的元素,包括现代园林风格的元素与整体园林空间相融合,打造一种具有东方园林意境的景观空间 。
山长水阔知何处:复地御西郊
本套案例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复地御西郊,业主提出主要风格简约不失格调,置身花园中能享受宁静,整个花园以白色和灰色为主基调,淡雅清新、禅意风格注重与大自然融合,装修的材料多以自然界的原材料为主 。
水景:禅意的水景,不同于一些气势恢宏的喷泉,这个小水景更加低调内敛,水池周边采用了无边水池的做工,静静的润物无声,任世间繁华,我独自逍遥 。

铜条镶嵌墙面 铜条镶嵌墙面效果图

文章插图
夜景:从进花园的第一眼就表现的淋漓尽致 。一幅映入眼帘的水墨画,有种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的意境 。
花园没有过多的装饰,不论是从设计成本还是期望营造的自然感出发,这样的简单舒适的空间,让屋主可以享受到逃离喧嚣拥挤的上海,如此的惬意感 。
下沉式平台通过人工方式处理高差和造景,形成视觉上的凹凸感,丰富了庭院空间层次的同时,又讲究了园林设计中曲径通幽的意趣,使含而不露的庭院生活更具私密性 。
进花园的入口设计用木材做了储物柜,储物最大化,空间共享,让空间动线更加流畅 。
用草坪代替青苔营造禅意氛围,因为业主家的院子是在南面,种植青苔会变黄长不好 。别出心裁的用水洗石代替了砂砾,中间镶嵌石材和铜条收边模拟水的波纹 。水洗石里加入发光体,夜晚看起来有星河的感觉 。
照明设计表现了池底的材质,底部的机理通过安装在接近池底的灯具照射出来 。
苏州有熊文旅公寓
项目位于苏州老城区的一处古宅,宅院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始建于清代,前后共四进,其中四栋建筑是清代的木结构古建筑,另四栋为后来扩建的砖混结构建筑 。设计内容包括古建筑和现代建筑改造,室内设计及庭院改造,将老宅院变身为现代文旅公寓 。
设计基本沿用了原有的庭院布局 。对于清代古建改造部分,设计保留了全部的木结构,并在内部增加了增加空调和供暖系统,以及卫生间淋浴间等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功能 。外立面改造去除原有木结构表面的暗红色油漆,改为传统大漆工艺做的黑色,与原木色门窗结合,展现出老宅古朴素雅的气质 。室内材质的选择方面,采用黑胡桃木材,天然石材等自然材质,忠实于材料本身真实的质感,延续古朴的氛围 。砖混建筑改造的部分,则去除了原先立面上的仿古符号,新做的黑色金属凸窗使用的是简洁而纯粹的现代语言 。室内使用原木色家具,与古代建筑室内的深色黑胡桃形成对比,更具有轻松舒适的现代气息 。新与旧有着各自清晰的逻辑,在对比和碰撞中和谐共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