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业 日本工业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二 )


又因为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输入机械与钢铁,导致难以判断工业革命的完成时间 。所以石井又提出\\”即使机械与钢铁的输入因战争等原因而被迫中断,但如果拥有独立自主的技术和强大的生产后盾的话,也可以判断该后进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他断定:\\”日本的工业革命,是在经历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两次大战后,于1907年大恐慌前后完成的 。\\”
的确,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前,虽说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制机械工业已经存在,但也只是存在于缫丝与纺织等轻工业,而钢铁和机械制造方面仍然大幅度落后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虽说可以看到\\”第二次企业勃兴\\”的盛况,但是主要是在缫丝、纺织、取火工具、织物、烟草、造纸等行业 。在这一时期,除军工厂和造船业之外,重工业和机械工业尚未成型 。日本重工业出现新的发展并走上正轨是在日俄战争之后 。
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钢铁生产是推进重要的大型机械国产化的必要条件 。因此,日本政府便计划用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的部分赔款在八幡建设大型钢铁厂 。楫西等人的书中说:\\”于1901年开业的八幡钢铁厂是出于经济、军事上的需求,以钢铁的自给为目的而创建的 。该厂在日俄战争时期进一步发展壮大,为重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在日俄战争这一时期,日本国有化后的铁道建设、军需业,以及以服务军事目的起家的造船业等是拉动钢铁需求的主力 。军部在推动\\”钢铁的自给\\”时最为热心 。\\”资本主义钢铁业的发展道路是从对更优良的炮身的需求开始的 。\\”《战争与资本主义》作者桑巴特对于德国16世纪—18世纪历史的这一评述放在这个时代的日本也是适用的 。
日本工业革命的资金来源于何处?
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军需工业开始变得非常活跃,清朝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并且向日本赔偿了2亿两白银 。清朝政府赔偿的这些白银,成了当时日本工业革命的主要资金来源,于是,日本各种工业开始勃兴,日本迈出了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第一步 。
但是,日本工业革命取得真正的发展时期是在日俄战争之中及其之后 。实际上日本在1904年—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由于保障了来自满洲的铁矿与煤炭的供应,最终确保了制铁制钢、造船、机械工业的发展条件 。国营的八幡钢铁厂与民营的釜石钢铁厂也在钢铁联合生产上走上了正轨 。石井正是在这一事实的基础上,将该时期认定为日本工业革命的完成期 。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工业革命的同时,还催生了很多日本著名高等学校,比如,日本的京都帝国大学的创立资金正是来源于中日甲午战争所获得的清朝的赔款 。
电力技术如何影响日本工业革命?
然而,日本作为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观察其工业革命的特征,不能只看产业资本所带来的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制机械工业确立的一面,更应该看到伴随着电力技术革命而出现的机械工厂的一面 。提出这一观点的反倒是工学家以及技术史的研究者 。
热力学为工学提供了动力,电磁学为工学提供了动力、光学以及一直以来难以获得的高温 。它们一起构建了一个与以往产业有天壤之别的大规模工业组织,并最终将被称为工业革命的巨大变化带入了产业界 。以往依靠人力或牛马之力的地方全都实现了机械化,变为依靠蒸汽机和电动机运营 。蒸汽作为基础动力是在工业革命的初期,而开始使用电动机则在其后期 。
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在英国,电力技术是在工业革命发展到极点、蒸汽动力充分普及的基础上诞生的 。然而,日本的工业革命是在欧美各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正式启动的 。因此,电力技术是与工业革命同步进行的,或者说是作为工业革命的一环而发展起来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的工业革命是在将电能作为动力而使用的普及中完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