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是晚唐的吗 柳宗元是哪个朝代的( 三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莽莽群山,飞鸟绝迹;杳杳万径,人踪俱灭 。
前两句无一字写雪,实际上却字字如雪,寒意袭人 。
便是在这样粉妆素裹、周天寒彻的世界里,有孤舟一叶,有蓑笠老翁一人,于寒江之上,轻甩钓钩 。
诗人仅仅是在写寒冷的天气吗?
不,诗人写的也是自己坎坷的仕途,写这遍布寒霜、冷意逼人的世界 。
诗人仅仅是在写垂钓的孤独老者吗?
不,诗人写的也是自己,写那个宁愿忍受千万孤独,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自己 。
千万孤独里,寂寞山水心 。
3
元和十年(815),在贬居永州十年后,柳宗元终于迎来了政治上的转机——朝廷下诏召他还京 。
柳宗元忧喜交集,他等这一天已等得太久,可是内心里又暗暗担忧,前方会不会有更大的迫害等待着他 。
在一个月的长途跋涉后,他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长安 。与他一同被召还的,还有刘禹锡、韩泰、陈谏等人 。
回到故都,景物骤变,人事也全改 。
当时的宰相韦贯之很同情他们的遭遇,打算安排他们在朝廷任职 。可是,他们的政敌武元衡等人,却生怕他们会威胁到自己的权势,便想尽办法排挤、打压 。
恰巧又在这时,刘禹锡写下了一首《戏赠看花诸君子》,嘲讽朝堂新贵,这根导火索终于熊熊地燃烧了起来 。
柳宗元怀着希望而来,却遭到更为沉重的惩罚,被贬为柳州刺史 。
柳州比永州远两千余里,在唐代,几乎是一片蛮荒,树木参天,毒蛇猛兽肆虐 。由于土地荒凉,人口稀少,社会也暴动不断,很不安宁 。
最初来到这里的柳宗元,情绪很是低落 。在《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他写道: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
抒发自己去国怀乡的凄凉 。
但当他看到当地百姓的种种贫困、迷信和深重的苦难时,他自己的身世之悲仿佛再不足道 。
他决心实践自己作为地方官的责任,用手中有限的权力,为人民做一些益事 。
哪怕条件再是恶劣,柳宗元都不曾忘记自己“无忘生人之患”的诺言,他曾说:
“是岂不足为政耶?”
难道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就不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吗?
在柳州做刺史的短短四年里,他废除了奴俗,解放奴婢,并引导百姓发展农林生产,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
柳宗元又深知提高百姓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便广泛兴办学堂,并利用闲暇时间,栽种中草药,收集药方,总结出《治霍乱盐汤方》、《治疔疮方》等,向百姓宣传推广 。
在文学上,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从诗词骚赋到山水游记、寓言、传记,包罗宏富,有《河东先生集》留世,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元和十四年(819),在长久的心力交瘁下,柳宗元终于不堪重负,一病而逝 。
柳州的人民悲痛不已,他们在罗池为柳宗元建庙,奉他为罗池之神,还为他修建了衣冠墓,表达自己的深切怀念 。
《左传》里说,人生有三不朽,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其次有立言 。
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微波 。能够在这样短暂的辰光里,留下些许自己的痕迹,人生也便不算白活一遭了吧!
参考文献
王祥《中国文学史话——隋唐五代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