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宝宝写日记|害怕孩子遭遇霸凌?是霸凌还是正常打闹,父母可根据三点区分( 二 )
孩子们的“打闹”行为常常是没有目的性的 , 突然之间就发生的 , 而且打闹之后就结束了 。
而“霸凌”常常是带着某种目的去欺负另一方 , 而且不是只欺负一次就算了 , 这种伤害很有可能是持续性的 , 有的是几个月、一年 , 有的甚至超过一年是长期性的 。
3、“霸凌”不只是肢体上的冲突 , 还有冷暴力
家长们往往认为孩子只要身体上没有受到伤害就不算“霸凌” , 但其实长期孤立、排挤的冷暴力行为也是一种精神上的“霸凌”行为 , 这种行为对于孩子的心理伤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
比如说学习成绩好的对成绩差的、长得好看的对长相不好看的、家庭条件好的对经济条件差的一方加以嘲笑 , 并鼓动周围的人一起对其排挤、孤立 , 让其精神上受到伤害的冷暴力往往更让弱势方痛苦崩溃 。
“我没有勇气再活下去了!”这是刚满12岁的小梅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 因为单亲家庭成绩不好等原因 , 小梅在班级里一直很孤单 , 没有朋友还常常被同学嘲笑 , 妈妈也因生活疏于关注她的心理 , 小梅在长期遭受冷遇后小小年纪就患上了抑郁症 , 在生日过后竟选择了跳河自杀 。
由此可见 , “霸凌”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 , 对孩子的伤害都是不可估量的 , 家长们一定要分清其与“打闹”行为的区别 , 对孩子们的“打闹”行为不必太过干涉 , 对于“霸凌”则一定要及早发现制止 。
避免孩子被“霸凌” , 家长的行动很关键
虽然“校园霸凌”是一个相关家庭、社会、学校、心理、性格等的复杂问题 , 但作为孩子的父母始终是最关键的一环 , 正确的指导和教育才能防范于未然 。
1、做好孩子的“日常防伤害”教育
即便是孩子没有遭遇到“霸凌” , 我们也要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们上好“防伤害”这一课 。
比如说你要告诉孩子“当有比你强壮的人欺负你时怎么办?”
一定要学会大声呼喊 , 一定要寻找机会及时逃离 , 一定要立刻告诉父母和老师 。
曾经听到一位父亲对孩子说的话 , 觉得很有道理 , 他说:“儿子从小我就一直告诉他 , 如果有人第一次打了你你可以自己决定怎么做 , 但如果这个人第二次打了你 , 你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 , 让我们来帮你怎么做 。 ”
在问题还没有发生时 , 提前给孩子们做好这方面的防范教育 , 让他们知道有可能会碰到这样的事 , 碰到了第一步该怎么反应 , 在事情万一发生时孩子们就能迈出正确的第一步 , 避免事态严重化 。
2、当父母发现“霸凌”行为时 , 一定要寻求多方帮助
孩子为什么会有“霸凌”行为呢?这个问题绝不仅仅只是孩子性格问题 , 可能还牵涉到原生家庭、过往经历、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很多问题 , 所以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被“霸凌”时 , 绝不要轻易地认为帮着“教训一下对方”就能解决问题 。
早两年媒体就曾报道过 , 一位父亲因为自己的女儿在学校老被一个小男孩欺负 , 在和对方父母沟通过几次后发现效果不太明显 , 带着把刀去学校找这个小男孩 , 最后在情急之下竟然用刀把对方刺死了 。
这位父亲的过激行为导致了2个家庭的悲剧 , 当时这则新闻也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 有网友评论:管不好自己的孩子总会有人替你管 。
但这样的“管法”却是虽然帮女儿“教训了对方” , 却也给女儿留下了一辈子都可能无法抹去的阴影 。
所以在“霸凌”发生时 , 父母一定要保持理智 , 先和对方家庭、学校进行三方沟通 , 必要时还可寻求心理学家、社会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 , 大家共同协作 , 一起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有效解决 , 切不可像上述那位父亲一样用“以暴制暴” 。
- 飞鹤再推新品星飞帆卓睿 唤醒宝宝天生“三力”
- 嫌弃|“黑脸宝宝”走红,出生后被全家嫌弃太丑,2个月后却逆袭成“团宠”
- 婴幼儿该不该频繁理发的三个原因,宝妈能从中发现宝宝的健康情况
- 孩子们|老师让孩子画“妈妈的睡姿”,不料画风各种写实,宝妈:回家挨打
- 四维彩超|孕期最关键的4次产检,就算再忙,宝爸也要陪孕妈一起
- 儿子|爸爸给儿子取名“东风”,护士手误少写一笔,妈妈笑称:不改了
- 妈妈们|劝告母乳喂养宝宝时有6个表现,要停止喂养,再喂就该积食了
- 孩子|美国爸爸辅导孩子写汉字气到暴走,网友:全球同款崩溃
- 孩子|一行字写3小时,美国爸爸辅导孩子气到崩溃,网友:崩溃不分国界
- 新生儿宝宝为什么总打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