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被曝原地解散,供应商懵了,公司紧急回应!真相究竟如何?( 三 )


在这名供应商看来,每日优鲜或是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就“已经不行”了 。他告诉采访人员,每日优鲜过去针对供应商的账期为45天,但2021年初的合同就改成了75天,今年则直接变为100天 。
采访人员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原本供应商认为每日优鲜在疫情期间能够“回过神”来,但其在没有支付过往货款的情况下继续让供应商供货,加之后续货款又付不出后,不少供应商就陆续停止了供货 。
“虽然它(每日优鲜)口头没说破产,但我们觉得它(每日优鲜)基本上就跟去年同程的情况一样,一夜之间宣布破产,因为采购都是不知道的状态,它(每日优鲜)应该后台数据都连夜删除了,现在供应商采购系统都登不上了 。”7月28日晚间,另一名被每日优鲜拖欠了200余万货款的供应商何夏(化名)这样告诉采访人员 。
他表示,每日优鲜应该是极速达业务部分的所有员工都停职了 。“极速达是他们的主要业务,他们2017年做到家业务主要就是靠极速达,核心业务就是极速达,次日达早就外包给京东了 。”这名供应商指出,每日优鲜的供应商有数百人,现在他们或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没有凭证,平台很有可能不付货款的钱;二是就算有些供应商有证据也进行诉讼了,但每日优鲜不一定能付得出钱 。
事实上,半个月前,每日优鲜还在其投资者关系平台发布公告,宣布与山西东辉集团达成股权战略投资合作协议 。协议规定,山西东辉集团计划向每日优鲜进行价值2亿元股权投资 。在何夏看来,就是这则消息让不少供应商“掉以轻心”了 。“也许很多供应商最近想做一些准备的,正是因为它的融资消息很可能又暂停了做准备的计划 。现在直接后台都登录不了了,就相当于很多供应商连一个证据链都没有了 。”
目前,每日优鲜供应商后台系统是部分供应商登录不上,还是所有的供应商均无法登陆,情况尚不清楚 。就此事,《国际金融报》采访人员于7月29日继续致电每日优鲜相关人士,但该人士也对此情况的发生感到十分无奈,尽管不清楚是何原因导致,但其向采访人员强调有些突发情况的发生非公司主动行为,她也需要一定时间去进行沟通和了解 。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元熹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从目前部分供应商自述的情况看,每日优鲜可能删除了系统记录,如果情况确实如此,那么供应商取得这部分数据比较困难,对供应商以民事诉讼方式维权在举证上设置了困难 。
“我建议供应商可以收集整理本公司给每日优鲜的送货记录,如发货单,收货凭证等,结合以往结算的货物价格与市场价格,可以判断出初步的损失金额 。从整个事件来看,如果每日优鲜确系删除了大批供应商的供货数据,那么就已经涉嫌《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所规定的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与虚假破产罪;在已经没有履行能力的情况下,收受供应商货物后逃匿,已经涉嫌了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罪;建议供应商同时向市场监督机关投诉,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陈元熹进一步指出 。
十字路口的社区零售平台
无疑,7月28日的“暴雷”让每日优鲜过去的种种争议再度成为焦点 。
根据公开信息,2014年10月,每日优鲜成立;2015年5月,其首创前置仓模式;2016年3月,每日优鲜APP正式上线 。
采访人员查询天眼查后注意到,在上市前,从2014年底到2020年底,每日优鲜经历了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了腾讯投资、华创资本、联想创投,高盛资产等 。
去年6月份,每日优鲜于每股纳斯达克成功敲钟上市 。此前每日优鲜预定发行价为13美元/ADS,上市当天其开盘即跌18%至10.65美元 。截至当日收盘,每日优鲜股价报9.66美元/ADS,较发行价下跌25.69%,总市值为22.74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