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被曝原地解散,供应商懵了,公司紧急回应!真相究竟如何?( 四 )


去年,每日优鲜在披露招股书时指出,在过去不到7年的时间里,其已经在全国16个城市开设了631个前置仓,极速达SKU超4300个,平均配送时长仅39分钟 。
招股书还显示,每日优鲜的履约费用率从2018年的34.9%降低到2019年的30.5%,再降至2020年的25.7% 。据称,这主要得益于AI应用率的提高,包括智慧供应链、智慧物流以及智慧营销的应用,随着智能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其未来履约成本预计还将进一步降低 。
值得注意的是,每日优鲜并不赚钱 。2018年、2019年、2020年,每日优鲜的总营收分别为35.467亿元、60.014亿元、61.304亿元,三年亏损额分别为22.316亿元、29.094亿元、16.492亿元,调整后净亏损为22.15亿元,27.77亿元、15.89亿元 。
此前的公告中,每日优鲜曾预计2021年亏损为37.37亿元至37.67亿元,远高于2020年的15.89亿元 。
“上市的时候都没看好,基本盘不扎实,都用来烧数据 。”对于每日优鲜当前的情况,资深零售行业分析师王国平这样指出,每日优鲜融资不到位是结果,核心是看不到盈利希望 。“其实它上市成功拿到钱可以用来夯实基础,可惜继续用来烧,融资跟不上,就崩了 。”
王国平表示,对于每日优鲜这样的平台来说,前置仓的问题还是单量不足、不平衡和履约成本过高的问题,没办法解决,所以亏损是一定的 。而次日达履约成本降低,在每日优鲜体系得以保留 。“国内前置仓跑通的只有朴朴超市 。前置仓这个赛道护城河不够宽,疫情阶段很多实体超市基本打通小程序,实现了周边区域的线上覆盖,很大稀释了线上单 。前置仓又受制于SKU少,单量不断受到威胁,订单密度越发不均衡,价值变小 。”
“前置仓业务确实成本太高,所以我们现在暂时关闭前置仓,这是我们为了盈利而做出的战略调整,但未来还会有怎样的调整,其实我也不确定 。”前述每日优鲜相关人士这样给出解释 。
每日优鲜创始人兼CEO徐正曾经在媒体采访中提到,中国社区零售数字化已经到了大爆发前夜 。只是,“十字路口”的每日优鲜还能继续在这个赛道上存在吗?一切都是未知 。
(实习生张洁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