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创业 独角兽创业投资( 二 )


为了融资,这位手持骑游项目BP的90后创业者此前已奔波数月,但每一次跟投资人聊完都是一盆冷水泼回来,不断调整还是找不到投资人认可的方向,唯一的一个口头协议,最后还被资方放了鸽子 。“连续被喷两个月,非常受伤,再有热情的创业者也会迷茫 。”回忆起那段艰难往事,戴威十分感慨 。
团队何去何从?戴威和联合创始人张巳丁、薛鼎常常在五道口的办公室冥思苦想到半夜一两点,但依然一无所获 。
想不出答案,就去骑车,尽管不知路向何处 。从五道口到成府路、再到四环,戴威三人深夜里时常骑着自行车漫无目的的闲逛 。“骑的时候我们就想,马路边全都是自行车,肯定有机会,这么多人骑车,怎么才能够让他们成为我的用户呢?”
当时讨论了无数多的发现方向,都最后被自己否决,对戴威而言,这种感觉就像做数学题,隐约觉得能做出来,但就卡在关键一步,既痛苦,又有一点点的兴奋在里面 。
幸运的是,经过不断地归纳总结,戴威最终明白,“骑游是一个伪需求,自行车最本质的需求还是代步出行,代步这个事儿是真需求,所以慢慢地就想到了共享的方向上去了 。”
彼时,戴威刚买的山地车又没了,就在他去食堂吃饭的功夫就不见了“2000块得打多少份工”,戴威心疼得够呛,那已经是他丢的第5辆车,前面4辆更是在北大西门外被直接撬走 。
大伙都开他玩笑,“还买不买?”,戴威却突然蹦出了一个念头,“为何不在校园里搞骑行,大伙就再也不用担心车被偷了!”
就这样,ofo花了两个月彻底甩掉了骑游项目,转向了单车共享平台 。
戴威走遍了北京20多所高校,调研,研制智能车锁,将每一辆自行车装上车牌和共享硬件,忙得不亦乐乎 。
但没钱什么也干不了,于是戴威厚着脸皮又去找了肖常兴 。为了说服肖常兴,戴威忽悠他说团队找到了新方向,现在自筹了100万元资金,但还缺100万元,想再借100万元 。肖常兴师兄的回应是:“虽然我不太看好你这个自行车共享,但经历了失败,你们的团队也有了成长,我给你钱,估值再给你涨一倍 。”
其实戴威根本没有自筹到100万,但为了最终的目的,他变通了一下 。
而这回,戴威也学乖了,“有钱悠着点花” 。
他用20串羊肉串的代价,请中文系的师弟出手,酝酿了两个通宵,搞出一篇气势磅礴的雄文《这2000名北大人要干一票大的!》 。
文中,戴维宣布ofo将为北大校园提供超过10000辆自行车,末尾写道“100多年来,有很多北大人改变北大,也改变了世界,这次轮到你了!”
北大中文系的才子果然就是才子,那篇文章当晚就过10万+,一夜刷遍北大校园,”通过ofo公众号,可以注册消费、获取单车密码” 。
2015年9月,戴维的ofo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在北大校园铺设了2000辆单车,上线第一天,平台上就接到200多单,这让戴威激动不已 。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做的事情是受大家喜欢的、被需要的 。
2015年10月底,ofo在北大单日的订单突破3000单,戴威意识到这次是真的抓到了用户的need,于是也有了复制扩张的想法 。但还有一个问题——资金不够 。
于是戴威又找到了肖常兴师兄,故技重施:戴威告诉对方自己筹到250万元了,希望再借250万元 。肖常兴师兄果真又借给他250万元 。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戴威的确是自己筹措了250万元 。
于是,拿着这500万元,ofo开始复制扩张 。期间,为了获得5个免费工位,戴威在北大孵化器路演,台下坐着东方弘道的创始合伙人李晓光,于是ofo就又获得了东方弘道的300万元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