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2+1”政策解读 高中3+2什么意思

什么是“3+1+2”模式?
“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科目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指的是:物理和历史,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两个科目中选择一科,由各省自主命题,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2”指的是:考生从化学、生物、地理和政治四门科目中选两门,选考由各省命题,通过等级赋分的方式,将赋分后的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
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 。即通常所说的“3+1+2”模式 。
为增加考生和院校双向选择机会,考生志愿将采取“专业(米)+学校”的组合方式,选择考科目理论上有12种组合,且体组合如下 。

新高考“3+2+1”政策解读 高中3+2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影响等级赋分原则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原始成绩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依然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30分 。”
转换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
各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依照转换公式,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赋分成绩 。转换基数为实际参加该科目选择考的人数 。
具体等级比例和赋分区间为:
新高考“3+2+1”政策解读 高中3+2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单科特性解读
选考科目与学科本身的特性是分不开的,下面大致列举各学科学习难度及选科情况,供考生做选科参考 。
1、生物
生物的整体难度在数理化生中最低,更易学习,性价比较高 。他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以及信息的提取能力 。就近几年来说,我国生物技术突飞猛进,学科社会价值越来越高,未来前景很好,也是理科能力较弱的考生的首选科目 。
2、物理
物理学科相对来说难度较高,知识之间联系很紧密,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涉及的场景与实际生活比较贴近,对现在和将来的理科学习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
3、地理
地理科目文理兼备,学习难度低于理化生,背诵内容少于历史政治,考题客观但答案明确,相对比较容易拿高分,对于选择物理的偏理科生而言,大部分人会选择偏理科的地理,显然要比政治容易的多 。
4、历史
纯文科的科目,知识面要求广,但相较地理、政治等文科科目更容易理解,拿分比较简单 。由于是首选科目之一,很多物理弱的这部分人都会选择这个科目 。
5、化学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难度低于数理,高于生物,要求考生拥有较高的识记能力的同时还要充分理解,这1个学科是有助于考生的发散思维,是我们在今后繁杂工作能分析解决问题 。
6、政治
政治学科记忆内容多目与时俱进、贴近生活 。也正因为此,它每年试题变化大,所学内容可能和要考的内容就会会有差距,而且教材上有可能没有,所以得高分不容易,而且关键是没有把握,浮动可能会较大 。所以,导致选考的人数相对较少的 。但政治是大学考研必修科目,如果高中未选考,造成长时间的知识断档,对今后的考研之路是有一定影响的 。
必须考虑的四大要素
1.学科基础
学生和家长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判断自己学科基础的强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