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创业年代为什么停播 创业时代停播( 二 )


往后的几年时间里,冯小刚作为导演,相继拍出了《北京人在纽约》《一地鸡毛》《甲方乙方》等众多优秀的影视剧 。一举奠定他在中国影视圈的地位 。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王朔的鼎力支持 。
冯小刚和王朔,就是那个年代中国影视剧的缩影 。那是一个导演和编剧,互相成就的黄金时代 。
前后15年间,一大批优秀的影视剧,井喷式冒出 。电视剧有《我爱我家》《走向共和》《大宅门》《雍正王朝》……电影有《霸王别姬》《活着》《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
即使放在当年只能算中等制作,例如《重案六组》《神探狄仁杰》《大宋提刑官》《集结号》等一批影视剧,放在如今,都堪称总统山级别的存在 。
一直到2006年,《武林外传》《大明王朝1566》《亮剑》这批影视剧,成了黄金时代最后的余晖 。自那之后,中国影视圈,一泻千里 。
二十年过去,世界影视行业在技术和创新上,都发展得越来越好 。隔壁的韩日,近几年拍出了《请回答1988》《非自然死亡》《熔炉》等等佳作 。欧美的好莱坞电影和美剧,每年都会有神作诞生 。
唯有中国影视,陷入了死一般的停滞 。电影艰难匍匐,电视剧不进反退 。哀叹之极 。
三、我们缺的是什么?
所以,我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是因为我们缺优秀的导演吗 。不缺 。张艺谋,陈凯歌,李少红,宁浩,文牧野……
【央视创业年代为什么停播 创业时代停播】是因为我们缺优秀的演员吗 。也不缺 。葛优,巩俐,李雪健,黄渤,章子怡……
那我们缺的是什么?优秀的编剧和剧本 。
这两年来,演技类节目扎堆出现 。一些有演技没机会的年轻小演员,有了展示的舞台 。这是一件好事 。
可那些有才华,却没机会的编剧,又该如何出人头地呢?
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说过:
没有好的剧本,绝对拍不出好的影片来……无论拥有多么优秀的导演力量,也无论导演做了多大的努力,结果都无济于事 。
而在《我是演员》中,张国立被问道:为什么要把《1942》这部电影,改编之后搬到节目现场?
他这样回答:
黑泽明和张国立,都深谙这个道理:好的编剧对电影的重要性,无可比拟 。
刘震云为了写《1942》,自己沿着灾民的路线走了个来回 。不仅是他,从前优秀的大编剧,皆是如此 。
高满堂曾经为了写《走西口》,在山西生活了3年 。写《闯关东》,他带着采风小组走了数万公里,前后写了8年 。写《大河儿女》,他16次走访河南,积累真实素材和感受 。
有这样的态度,何愁写不出好剧本?
剧本就像工艺品,需要时间和精力,反复打磨 。写正剧,就去原型人物所在地,感受文化和历史 。写职场剧,就要扎进行业里工作几个月,感受真正的职场 。
而现在大部分编剧,写本子不靠生活,纯靠想象力 。
比如豆瓣3.6分的《创业时代》 。故事设定在2010年,结果主角用着最新款荣耀手机,谈论移动互联网 。明明是苦逼创业者,却每天西装革履,头发锃光瓦亮 。发胶抹得苍蝇都能在上面摔跟头 。
编剧对创业一无所知,导致剧情bug多到数不清 。
这种编剧质量,是在给观众喂屎吃 。而当下的影视市场,又遍地是屎 。
早在4年前,我就看到这样一条新闻:
那时我就想问,每年拍几千部烂片,真的值得骄傲吗?垃圾堆得再高,终究是垃圾,不能变成山峰 。
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为什么现在的好编剧、好剧本,打着灯笼也难找了?究其根本,是中国编剧们,已经被排挤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