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创业年代为什么停播 创业时代停播( 三 )


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
往前数30年,一部电视剧播出时,编剧的名字排在第一位 。一线编剧的稿酬比演员高,很正常 。
往前数20年,中国影视行业的编剧和导演,齐头并进,互相成就 。才有了中国影视界的黄金时代 。
往前数10年,编剧的地位开始下降,稿酬越来越低 。甚至很多影视作品中,编剧连署名权也不配有 。
今年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编剧一栏的署名是:爪子工作室 。我就请问了,百家姓里面,有人姓爪吗?
如今,编剧行业已经被压缩到崩溃边缘 。编剧汪海林说过,现在一部影视作品花在剧本上的钱,连制作费用的零头都不到 。
比如上映几天就撤档的《阿修罗》,总投资高达数亿 。其中,绝大部分片酬被演员拿走 。留给编剧的钱,不到1% 。
对比下韩国和美国 。编剧的占比,能达到制作费用的10%到20% 。大编剧还有可能拿到票房分成 。完全天壤之别 。
中国编剧拿的钱少,也就算了 。欠薪,才真正成了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
2006年,《暗算》的原著麦家,就以不给署名权,外加不付尾款,将制片人告上法庭 。
2007年,《金婚》的编剧李东东,因电视剧和DVD的署名权,展开了漫长的维权行动 。
9012年了,农民工都不讨薪了 。但这种听起来不可思议的新闻,在编剧届依旧屡见不鲜 。
有名气的编剧,尚且如此 。那些底层编剧的日子,简直就不是人过的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用爱发电吗?
影视行业,就是在编剧这最重要的一环,烂透了根 。
我作为一名前编剧,认识非常多编剧朋友 。他们当初走进影视行业时,怀抱着理想和憧憬 。最后离开时,穷得连口饭都吃不起 。
是这个越来越畸形的行业,辜负了他们这群热血的年轻人 。
两个月前,我一位编剧朋友,穷得实在揭不开锅了 。找我借了1万块钱 。
两个月后,他给我发来了四个大字:“我不干了 。”
报酬低,没署名,还拖稿费 。
他说,我以前也恨那些垃圾编剧,怎么能这么糟蹋作品?这几年我理解他们了 。大环境如此,他们也是牺牲品 。梦想再珍贵有用吗,人总不能把自己活活饿死!
他又说,这1万块能还上,还多亏你给我介绍了那几个软文的活 。
钱的问题还没解决,改剧本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
编剧汪海林,就曾在去年2月份发微博炮轰:某些人用资本逻辑,对剧本指手画脚,修改剧本 。
曾经写出过《神医喜来乐》《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汪海林,都难逃这种羞辱 。更何况那些毫无话语权的小编剧 。
外行人肆意修改剧本,等影片上映播出,台词和剧情逻辑出了问题,被骂的,却是编剧 。
他们成了烂片最大的“背锅侠” 。
吃肉没戏,挨打有份 。作为幕后人员,他们很少出镜 。最后,连“被绑架你就眨眨眼”的机会都没有 。
再拿美国举例 。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编剧中心制”,给足了他们尊重 。为了保护编剧,工会制定了严格的行业标准 。最低工资,署名约定,纠纷仲裁程序,收入分成 。
一旦编剧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
2007年,WGA(美国编剧工会)就举行了长达14周,涵盖全国55%的在职编剧的大罢工 。导致当年很多热播剧停播,金球奖也被迫取消 。
这样的待遇,放在中国影视行业,简直不敢想象 。
我们连编剧的基本权利都保证不了,怎么指望他们写出优秀的剧本?没有好本子,中国电影和电视剧,又谈什么向前发展?
编剧赵国燕王,在佛山剧组猝死 。赵国燕王的妻子,迟迟见不到剧组负责人 。对方百般推脱,说他不是剧组人员,只是探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