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取名法 星座取名字( 二 )


所以,它最大的价值或许不是术数价值,而是商业价值 。在其商业策略上,它应该是严密而周全的;而在其术数体系上,它却是不严谨不完善的 。
既然如此,对于日本的商人们,无论会不会真的懂中国的术数,难道会因为利益问题而放弃它的创造吗?创造出一个看似完美的具备吸引力的五格体系又有多难呢?并不在于体系真正的在术数里多完美,而在于是否能够在吸引力处力求完美 。它的确被创造成功了,而且在外界看起来是如此的天衣无缝,所以它也便可以因此“一举成名”了 。
【星座取名法 星座取名字】正是因为如此,五格剖象法追求的是商业路线,所以在术数体系处的创造反而是非常粗糙的 。在外界看来虽然不这么认为,但在专业人士眼里,一眼就可以窥到究竟,杨易德以为,其包含但不仅仅限于存在如下种种致命之漏洞:
漏洞一:五格剖象法起名体系之笔画数定义之穿凿
五格剖象法起名方法是根据笔画数换成天地人格,再加上外格和总格的配合计算出来的 。所以姓名的笔画数是该方法的核心,对于这个核心之数,应该严谨才对 。但是,它却并没有太严谨;它的笔画数的种种规则,看似仅仅“为了完成笔画数的统一定义”而定义的;而并非“为了完成正确的笔画数之定义”而定义 。
我们首先可以看到其是以康熙字典为笔画标准的,用的是繁体 。实际上,这是错误的 。我们总是认为名字在被叫的时候才能会发挥声音的能量作用,而在被写的时候所发挥的是笔画的能量作用 。当叫的时候尽管没变,写的时候,简体字和繁体字却产生了巨大的笔画差异 。我们现在用的是叫法没有改变但写法却改变成了简体字,其能量自然是在被写简体字的时候所发挥出来的那个才对,和当初写繁体字的时代定义应该是不同的 。但五格剖象法为了追求统一的标准,迅速完成该商业软件的制造,以及让人们看起来更具备“权威性”,采用了听起来非常“权威”的“康熙字典”笔画作为标准 。但由于繁简笔画数差距实在太大,这样整个体系从笔画数上就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错误 。该错误一发生,全盘格局与吉凶都会发生颠覆性的错误 。
除此之外,对于单双姓和单双名的定义,亦是属于粗制滥造型 。
五格剖象法中对于单双姓的定义中:对于单字姓(如:刘、周、王、李),天格之数等于姓的笔划数加一 。如“周”姓为八划,加一,等于九,其天格之数即为九 。对双字姓(如:欧阳、司徒、诸葛),天格之数等于双字姓笔划数之和,不再加一 。如“司徒”姓,“司”为五划,“徒”为十划,合计为十五划,其天格之数即为十五 。但这个看起来非常没有道理 。为何单姓笔画数要加一?双姓就却不再加一呢?并没有说出所以然来,即使有解释,所有的解释恐怕都是穿凿附会的,真正的解释,只有“该体系仅仅是商业产物而粗制滥造出来的”才说得通 。
漏洞二:五格剖象法起名体系中天格吉凶不可变实在太荒谬
在五格中,天格即为姓之笔画数组成,正所谓终身不可改变,是吉就吉,是凶就凶;因为一个人的姓是唯一不可以改变的东西 。但这种定义是一个根本性错误 。至于为何这么定义,似乎是为了“格”的平均分配而制造 。想想你因为“姓什么”,便要扣你的五格起名打分的总分数,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 。一个人的名字是一个整体,而五格剖析象法却将其头与身体斩断开来,并且把和别人一模一样的那部分单独定义了吉凶与单独的说辞,并且告诉他们天格之吉凶数“终身不可去除”;用了五格剖象法软件测名的人恐怕只能眼巴巴看着一个个大“凶”字在那里,或许换了无数遍,无论后面的名字怎么改,都因为一个“姓”被扣了分数而无法得到一百分,从而不得已要去蒙受这一场心不甘情不愿的窦娥之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