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定足球越位有新“解”

国际足联近日与负责制订和修改足球竞赛规则的国际足协理事会对越位规则进行澄清 , 并进一步解释了其中“有意触球”的判定 。依据现有规则 , 防守球员做出“有意触球”行为后 , 处于越位位置的进攻球员不应被判定为越位;新的解释明确 , “有意触球”是指防守球员通过传控、解围等可能性 , 尝试获得对球的掌控 , 即便不准确或不成功 , 也不影响“有意触球”的事实行为 。相关新解释规则将于2022―2023赛季开始实行 。
这是近期国际足联针对足球越位判定的又一次新举动 。国际足联日前还宣布 , 在今年11月开幕的2022年卡塔尔男足世界杯上 , 将启用半自动越位识别技术 , 以辅助裁判团队 。
对越位的判断以及围绕判罚的争议 , 历来是绿茵场上的焦点之一 。尤其是在攻防节奏越发紧张的当下 , 身处对方半场的进攻球员 , 在队友出脚传球的瞬间 , 是否比除对方门将外的其他防守球员以及足球更接近端线?要作出快速、精准判断 , 十分考验裁判功力 。
为什么要对“有意触球”进行进一步解释?在原有规则中 , “有意触球”并没有明确定义 , 由此人们对防守行为的界定存在不同见解 。国际足协理事会举例称 , 2021―2022赛季欧冠决赛中 , 利物浦队球员法比尼奥的防守动作属于“有意触球” , 皇家马德里队球员本泽马接折射来球的进球 , 不应被判越位而被取消 。此外 , 国际足协理事会还列举了系列“有意触球”标准 , 如足球从远距离传来而球员对此有清晰视线 , 足球的运行速度并不快 , 运行方向并非不可预判 , 球员有时间做出协调的动作等 。
半自动越位识别技术又将如何应用?通过在球场顶棚下架设12台特制摄像机 , 追踪球员的29处身体点位 , 以平均每秒50次的速度发送数据 , 从而实现对球员位置的精准判断;在世界杯用球的内部中心 , 放置传感器 , 以每秒500次的频率向视频助理裁判传输数据 , 以实时捕捉足球的精准位置 。在比赛中 , 处于越位位置的进攻球员接到传球的瞬间 , 半自动越位识别系统便会向视频助理裁判发出信号 , 并自动生成越位线、给出判罚建议 。结合系统数据 , 视频助理裁判做出判断并告知主裁判 。
【判定足球越位有新“解”】对规则进行澄清解释、引入半自动越位识别技术 , 是为了让越位判定更准确、更快速 。“我们注意到 , 裁判在观看录像回放、判定进球是否越位时 , 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 毫厘之间的越位更是如此 。”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主席、前著名裁判科里纳说 。在此之前 , 半自动越位识别技术已经在2021年的阿拉伯杯及世俱杯等国际足联赛事中进行了测试 , 据统计数据显示 , 在该技术支持下 , 视频助理裁判检查越位的平均时长从超过70秒降至25秒左右 。
在足球运动发展史上 , 裁判角色从无到有 , 其“工具箱”也在不断“扩容升级” , 目的是让比赛更精彩 。据国际足联信息 , 从1863年第一部足球运动竞赛规则诞生 , 到19世纪90年代 , 还没有“裁判”这一概念 。而在裁判进入赛场后 , 逐渐配备了哨子、助理裁判、门线技术等“支援” 。2018年 , 视频助理裁判首次亮相世界杯 , 通过专人观看回放 , 对越位、点球、红牌、进球等比赛关键点作出判断 , 成为比赛之外的热门话题 。而今 , 更准确、更快速的越位判定手段 , 又将为比赛带来新看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