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妈,为什么不能看你手机?”别活成了自己当初讨厌的人

前几天 , 好友和她女儿闹矛盾了 。
因为她偷看女儿手机的时候 , 正巧被女儿看见了 。 孩子很气愤:“你为什么要偷看我的手机?”虽然她有点心虚 , 但还是忍不住反问:“我为什么不能看?”
于是 , 孩子和她开启了有史以来最长的冷战 。
“不就是看了一下她的手机 , 至于嘛 。 ”好友吐槽道 , “而且她手机里也没啥特别的呀 。 ”
其实 , 这个问题一直是许多人争论的焦点:父母到底该不该看孩子的手机?
曾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话题:“担心14岁女儿谈恋爱 , 我该检查她的手机吗?”
“我是你妈,为什么不能看你手机?”别活成了自己当初讨厌的人
文章图片
这个话题 , 引起了1010万网友的浏览 , 有7000多个回答 。
“我是你妈,为什么不能看你手机?”别活成了自己当初讨厌的人】其中 ,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回答是:
“查吧 , 多查几次 。 你会得到一个以后不会信任你、不会告诉你真正的心事、不会跟你很亲密 , 朋友圈给你单独分个组 , 长大了会想离你远一点的女儿 , 你老了以后跟她一年见个一两次 。 这么想想挺好的 。 ”
明明我们这一代人 , 小时候最反感家长偷看自己的日记 , 可为什么现在有了孩子 , 却又变成了那个爱偷看孩子手机的人呢?
01、为什么要偷看孩子的手机?
一万个父母 , 或许会有一万个偷看的理由:
“现在社会那么复杂 , 万一孩子早恋 , 或者结交了一些不好的朋友 , 做父母的怎么能放心得下?”
“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 , 当然有权利知道孩子的一切想法”;
“父母偷看 , 也是为了给孩子把关 , 防止他们走错路”;
“父母不管做什么都是因为爱 , 需要理解”……
而且现在很多孩子迷恋网游 , 喜欢刷短视频 , 甚至瞒着父母 , 偷偷充值网游 , 或者打赏主播 , 让父母防不胜防 。
不偷偷查看孩子的手机 , 这些问题如何未雨绸缪?
“我是你妈,为什么不能看你手机?”别活成了自己当初讨厌的人
文章图片
现在的成长环境 , 已经不像我们小时候那么单纯了 。 那时候的成长秘密 , 顶多就是谁喜欢谁、谁出了什么糗 。
而现在呢?据相关数据显示 , 2019年未成年网民在互联网上看短视频的比例 , 达到了46.2% , 比2018年提升5.7个百分点 。
这些短视频和平台良莠不齐 , 如何让孩子做到自律 , 并且不沉迷于此 , 恐怕没有哪个父母能淡然处之 。
“我是你妈,为什么不能看你手机?”别活成了自己当初讨厌的人
文章图片
02、偷看孩子手机只会是“两败俱伤”
虽然 , 父母有父母的担忧 , 但偷看孩子手机这个行为 , 还是容易造成“两败俱伤” 。
对于有的孩子来说 , 手机之所以是雷区 , 是因为他们大多对父母心存芥蒂 , 或者潜意识里知道 , 有些行为是错的 , 是不能让父母看到的 。
可是 , 为什么孩子会对父母心存芥蒂?这个问题 , 恐怕有的父母并不会去反思 。
试想一下 , 孩子回来对父母说:“我喜欢上一个女生了 。 ”父母立刻如临大敌:“不好好读书 , 尽想些乱七八糟的干什么!”然后 , 越发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 , 严令禁止孩子出去玩 , 还侧面打听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等 。
那么 , 孩子下次再有心事 , 还会选择告诉父母吗?
当然不会 。 孩子再有小秘密 , 只会锁在日记里 , 或者通过网络发泄 。
这个时候 , 父母再打着爱孩子的旗号去偷看他们的隐私 , 除了引起他们的反感和叛逆 , 百害而无一利 。
关于隐私 , 或许父母不得不意识到:如果孩子真的有不想让你知道的事 , 他会有N种方法来隐瞒 。 也许一开始的方法比较笨拙 , 但总有一天 , 他们会将自己隐藏得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