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叫“妈妈”改叫“妈”,只差一个字,包含了孩子的3种心理变化

最近网络上有这样一个小调查 , 问的是:孩子叫“妈妈”和叫“妈”有区别吗?被孩子这样叫 , 有什么样的感受?我们不妨先看看网友是怎么回答的 。
孩子从叫“妈妈”改叫“妈”,只差一个字,包含了孩子的3种心理变化
文章图片
@樊文花念佛:“我女儿平时叫我妈妈比较多 , 叫妈的次数并不多 , 只有几次 , 而且都是我和她闹矛盾 , 她发脾气的时候才会气冲冲地叫妈 。
感受嘛 , 倒没什么不一样 , 或许是女儿只有在生气的时候会这么叫吧 。 ”
孩子从叫“妈妈”改叫“妈”,只差一个字,包含了孩子的3种心理变化】@库克维尔:“我儿子只有淘气的时候会叫我妈 , 不然就叫老妈 , 每次叫完就看着我咯咯笑 , 也不知道跟谁学的 , 儿子觉得好玩 , 就尝试这样叫 。
我平时听惯了儿子叫我妈妈 , 突然来一句妈或者老妈 , 还真有点不习惯 。 ”
孩子从叫“妈妈”改叫“妈”,只差一个字,包含了孩子的3种心理变化
文章图片
@仙女哦好威风:“我女儿是比较现实的那种 , 平时都叫我妈 , 叫她爸也只叫爸 , 但一遇到要零花钱时 , 就会撒娇叫妈妈、爸爸 , 以至于每次一听到这个称呼 , 我和她爸就会条件反射打开微信开始转账 。 ”
@不能吃 , 别动:“我儿子小时候叫我妈妈 , 上了初中之后就开始叫妈了 , 有些事情他能自己做 , 不需要我帮忙的时候 , 叫妈的次数也减少了 , 这或许就是成长吧 , 孩子独立了 , 和家长的距离也就远了 。 ”
不难看出 , 每个家庭当中 , 孩子由叫“妈妈”到叫“妈”的情况都不太一样 , 有些孩子是因为撒娇、有些孩子是因为成长、有些孩子是因为情绪变化 , 但最主要的 , 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 , 心理层面发生的变化 。
一字之差 , 包含了哪些心理变化?
孩子从叫“妈妈”改叫“妈”,只差一个字,包含了孩子的3种心理变化
文章图片
1、孩子渴望独立
随着孩子逐渐成长 , 自我意识慢慢形成 , 孩子不再是家长的小跟班 , 而是会学着自己独立完成一些事 , 思考一些事 。
这时候家长会发现 , 孩子对自己的称呼发生了改变 , 原本柔弱的小可爱 , 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个稳重的大孩子 。
而家长要做的就是 , 在合适的时间放手 , 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 , 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事 , 经历越来越丰富 , 孩子才能真正学会独立 。
孩子从叫“妈妈”改叫“妈”,只差一个字,包含了孩子的3种心理变化
文章图片
2、孩子的思想逐渐成熟
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长大 , 因为长大对孩子来说意味着未来可以逐渐摆脱家长的束缚 , 不管是行为上还是思想上 。
当孩子具备了相对成熟的思想 , 他对事物的固有认知就会发生改变 , 其中改变对家长的称呼 , 就是思想成熟的一种标志 。
孩子的想法往往和家长存在出入 , 对此 , 建议家长保持尊重 , 一个家庭中 , 不会只有一种想法、一种思维方式 , 只有互相接纳、互相尊重 , 才能实现家庭的和谐 , 亲子间的感情也会更深 。
孩子从叫“妈妈”改叫“妈”,只差一个字,包含了孩子的3种心理变化
文章图片
3、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变得淡漠
这种情况应该是家长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如果孩子成长在一个充满争吵、冷漠的家庭当中 , 那么孩子和家长的关系必然好不到哪去 。
与叫“妈妈”相比 , 叫“妈”总给人一种生硬、冷漠、敷衍的感觉 , 这就很好的解释了孩子和家长的关系 , 孩子与家长之间存在问题 。
且长时间得不到解决 , 孩子就会对家长产生排斥 , 为了减少语言交流 , 孩子就会对语言进行简化 , 包括对家长的称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