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行业危与机:小鹏、理想事故频发 宣传模式和法律配套亟待完善

_原题为:自动驾驶行业危与机
【自动驾驶行业危与机:小鹏、理想事故频发 宣传模式和法律配套亟待完善】◎采访人员 俞立严
近日,小鹏汽车等公司的智能汽车发生的伤亡和碰撞事故,对国内自动驾驶行业信心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 。上海证券报采访人员调研发现,此前高歌猛进的自动驾驶行业,在发展中存在技术宣传模糊以及法律相关配套不成熟等一系列问题 。如何看待自动驾驶的未来发展趋势?业内各方专家从技术、法律、宣传等多维度,向采访人员详细解析了自动驾驶背后的危与机 。
事故频发致自动驾驶面临危机
“最近出事太多了 。”小鹏汽车有关人士对采访人员感叹,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相关事件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8月12日,浙江一位车主驾驶小鹏汽车在行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身亡,车主家属质疑事故发生时车辆没有明显刹车痕迹,发生碰撞后气囊也未弹出 。小鹏汽车方面对采访人员回复称,事发时车辆处于手动驾驶状态,属于中度制动,最终报告以交警部门为准,小鹏方面已提交了详细行车数据 。
8月10日下午,宁波一位小鹏P7车主驾驶车辆与前方检查车辆故障人员发生碰撞,发生人员伤亡,相关视频引发热议 。小鹏汽车方面表示,为本次事故中不幸离世的遇难者感到悲痛和惋惜 。
这些事故将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推向风口浪尖 。值得注意的是,宁波有关部门给出的事故初查原因是:驾驶员疲劳后辅助驾驶和车辆违停违法作业引发事故,路段无安全隐患 。
而根据宁波小鹏P7车主社交媒体聊天记录显示,肇事车主强调其当时开着小鹏LCC辅助驾驶(XPilot2.5版本),当时自己“分神”了 。
“从事故视频看感觉应该是开了辅助驾驶功能,但系统没有及时做出响应 。”罗兰贝格合伙人吴钊对采访人员分析说,小鹏XPilot2.5版本采用的单目摄像头+前置毫米波雷达的方案,该版本属于“低配版的辅助驾驶能力” 。小鹏汽车官网则显示,所谓车道居中辅助(LCC)是一项舒适性的辅助驾驶功能,激活该功能后,系统可以辅助驾驶员控制方向盘,持续将车辆居中在当前车道内 。
围绕自动驾驶的争议也波及另一家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 。
8月8日,一辆理想ONE在某高速路段以77公里/小时车速行驶在左侧车道 。随后,车道前方出现了一辆打着双闪的工程车辆,而理想ONE却径直撞上该车辆 。行车记录仪显示,行进中的理想ONE开启了ACC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辅助功能 。对此,理想汽车有关负责人回应称,用户是开启了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但用户一直处于脱手情况,没有握方向盘,超出了2021款理想ONE的相关工作范围 。
继动力电池续航里程提升后,自动驾驶俨然成为智能新能源车的最大卖点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8月2日在新的自动驾驶智算中心启动仪式上表示,2022年到2025年,小鹏预计实现全场景智能驾驶,这意味着在高速上、小区里,甚至在学校中,都可以进入全场景的智能辅助驾驶 。“到2025年,小鹏汽车会将自动辅助驾驶的‘辅助’二字去掉,进入到真正的自动驾驶时代 。”
然而,在多起自动驾驶事故被曝出后,何小鹏、李想、李斌等造车新势力公司董事长均未就自动驾驶再公开发声 。有业内专家对采访人员直言,作为智能车最大卖点的自动驾驶正在遭遇空前危机,需要各方引起足够重视,及时认真应对 。
宣传模式和法律配套亟待完善
“以开了辅助驾驶功能为理由就要减轻责任是不行的 。”对于自动辅助驾驶事故的责任认定,上海创言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查志贤对采访人员分析,虽然我国法律现在对自动驾驶方面还没有明确认定,但按照目前交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发生交通事故时,驾驶员开启了自动驾驶功能并不能成为免责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