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地球上大部分生物都是有性繁殖的 无性繁殖的动物有哪些( 二 )


所以,总的来说,尽管性和性的追逐是既费时又费工,但由于可以把好的突变相加和稀释坏的突变,因而性就成为多数生物的繁衍方式 。
性:应对变化的环境性对于人来说是费时费工费钱财,对于动物来说同样费时费工和耗尽养料,有时还要付上沉重的成本,比如雄性的生命 。所以,性又是危险的 。所以直到现在,许多植物和低级生命还是无性繁殖 。它们继承的是生物在最初时候采用的简便而成本小的无性延续种群的方式 。
例如,把树枝的芽埋入地下会长出新的树来,扁虫切掉一半还会长出新的头来,或在另一半长出尾来 。许多微生物、真菌也是以这样的无性繁殖方式延续着自己的种族 。这样的繁殖真是省事省力又省钱 。两相比较,有性繁殖还是危险 。
但是为何人和其他生物还需要性呢?费力不讨好的有性繁殖又在今天成为主流呢?研究人员认为,答案在于有性繁殖的益处 。通过有性繁殖而产生的基因重组有助于生物更容易适应有压力和变化无穷的环境,这是有性繁殖的另一个重要理由 。而这个解释也是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的 。对酵母的一项研究证明,性的确是有益的 。
美国奥克兰大学的马修·戈达德等人设计了一项研究来对比同一菌株的有性繁殖的酵母和经过修饰的无性繁殖的酵母的生存状况 。有性和无性繁殖酵母都以同一速率繁殖 。不过,对这两组生物同时改变了一点条件,只给它们提供较少的食物 。在缺食的条件下,有性繁殖的酵母仍然以94%的速率生长,而无性生殖的酵母则只达到80%,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这一研究提示,有性繁殖比无性繁殖者更适应环境,因此前者生存的机会更大些 。因为,缺少食物既可以看作是环境的剧烈变化,也可以是一种生存的严重压力,但有性繁殖者比无性繁殖者的适应更好 。
不过,这个研究也存在一些缺点 。一是该研究并没有揭示为何有性繁殖者在压力环境下更为坚强 。而且,这个研究不能解释为何有性繁殖的产物在雌性和雄性间的负担有如此大的差异 。比如,通常区分为两性的生物是雌性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抚育和照料后代,而雄性则付出甚少 。而且雌性的性细胞与雄性性细胞相比也显得非常复杂和昂贵 。
所以,尽管这个研究证明有性方式比无性方式更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生存的压力,但要清楚地解释有性繁殖为什么是如此常见和流行则需要更多的理由 。
性的根源在基因
同样,人类需要性是因为需要有益的基因突变相加,稀释有害的基因突变,同时增加自身适应环境和压力的能力 。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性的欲望却是不一样的 。这是为什么?过去认为这主要是心理的原因 。但今天的研究得出的答案是,性欲、性欲的唤起和功能在于每个人的基因差异 。这种理论可以改变过去心理学家对性欲的解释,性欲主要不是心理问题,而是生物学问题 。
新的研究证明,人类性欲的个体间的差异要归因于遗传变异 。这是首次发现DNA上的基因序列的普通变化可影响人的性欲、性唤起和性功能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理查德·埃布斯泰因教授等人检测了该大学148名健康男生和女生的DNA,并将DNA检测的结果与对这些学生的问卷调查相对比 。问卷调查的问题有“你的性唤醒频率大约是多少?”、“你通常对你的性生活感到满意吗?”等,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性欲、性唤起和性功能 。
研究人员发现,在一种称为多巴胺D4受体(DRD4)基因的变体与学生的自我陈述的性欲之间有相关性 。D4受体的基因的不同,学生们对性问题的答案就有不同 。问卷答案与DNA样本比较结果清楚地显示,大约有2/3人的基因不同,导致了他们的性欲较弱 。有一个特殊的DRD4变体的学生的问卷调查得分低于平均得分约5% 。这个数值虽小,但是却有统计学上的重要性 。而另外约1/3的人具有性欲表现较高的基因型,他们的性欲较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