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出行服务保障工作方案 七部门发文助老出行怒恋( 三 )



群众出行服务保障工作方案 七部门发文助老出行怒恋

文章插图
3、贵新隧道:出城方向易堵时段为节假日前一天17时至20时、节假日前半程每日9时至11时;进城方向易堵时段为后半程每日14时至19时 。
保障措施:节假日出城高峰期在贵新隧道南洞口、龙头路审知路口安排警力定点保障,返程高峰期在贵新隧道北洞口、桂湖收费站安排警力定点保障,在贵新隧道南、北洞口、龙头路审知路口(返程高峰调整至桂湖收费站)预置拖车;中心远程调控龙头路审知路口信号灯配时,避免车辆排队至古城互通主路影响车辆通行 。

群众出行服务保障工作方案 七部门发文助老出行怒恋

文章插图
4、福飞路(新园路至森林公园东门):每年9月至次年5月,周末及节假日9时至11时和14时至16时 。
保障措施:在森林公园东门、福飞路新园路口、新园路赤桥路口安排骑警定点保障,在龙头路审知路口预置拖车;中心远程调控福飞路新园路口、福飞路龙头路口、龙头路绕城高速路口等福飞路沿线路口信号灯配时,方便车辆通行 。

群众出行服务保障工作方案 七部门发文助老出行怒恋

文章插图
四、推出“单警官说路况”广播专栏,让群众早晚高峰出行“有人带路、心中有数” 。
应用福州交警大数据平台实时掌握路网通行数据和可视化情况,在876交通之声广播电台开设“单警官说路况”栏目,在线向广大市民实时播报城区路况信息和交通突发情况,诱导和平衡路网交通流,让广大市民做到心中有数出行 。
栏目播出时间:工作日7:30至8:30和17:30至18:30,节假日视情调整 。
五、优化提升“绿波速度”,让车辆通行“一灯到底、全路畅通” 。
具体措施为:
1、群众遇有信号配时问题可拨打12123服务热线实时反映 。
2、依据城区道路交通流量变化,重新优化设置鼓屏路、八一七路、金山大道等129条主次干道478个路口非高峰时段主干方向的单向或双向“绿波”通行信号,提升路网通行效率 。
3、针对间距小于300米的信号灯路口,主干方向全部设置“绿波”通行信号,提高路口通行效率 。
4、夜间22时至次日6时,双向4车道以下道路的全屏灯路口(无设置箭头信号灯)视情设置对放(双向全屏灯同时绿灯),减少信号灯配时周期,减少路口等待时间 。
六、“以点带面”引领文明交通新风尚,将50个重要路口打造成为“新风景、新名片” 。
福州交警从7月起,确定在人车流量较大、群众关注度最高、交通管理最为困难的50个路口,作为市民出行服务保障的重点路口,通过“一路口一方案”的理念,早、晚高峰时段落实最低“1名民警+4名辅警”警力配置(根据路口大小不同采取“1+X”“2+X”警力) 。
七、向群众开展送头盔活动,倡导骑行安全“从‘头’做起、幸‘盔’有你” 。
据统计,交通死亡事故中电动自行车占比高达50%,佩戴安全头盔死亡事故率能够下降70% 。福州交警从今年7月起至12月,在鼓楼、台江、仓山、晋安、上街(高新区)辖区每周开展一次安全骑行送头盔活动,每次不少于200顶,现场宣传和帮助群众佩戴安全头盔,让骑行更安全 。
八、强力整治乱鸣喇叭、噪音“炸街”,让福州城市“无声胜有声、交通更安宁” 。
福州交警从今年7月至9月开展3个月专项整治,具体措施为:
1、设置举报电话 。市民发现某条道路经常出现机动车乱鸣喇叭、改装摩托车“炸街”噪音扰民,可拨打12123服务热线反映 。
2、实施科技查处 。在城区道路探索和应用自动抓拍设备,对机动车乱鸣喇叭、改装摩托车“炸街”扰民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