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作者是谁,主要是写什么内容?优质

读史不仅要知人论事,更要经世致用 。读史获借鉴,必读《资治通鉴》 。
因为它不仅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是理清历史脉络最权威、最方便的书 。更是一部专门写给后人获借鉴的史书 。
《资治通鉴》这部编年体通史,论其地位,可用清人王鸣盛的一句话来概括:
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
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1019~1086年),立志要写出一部内容有“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之用,形式有简明扼要之长的通史 。
他于北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将自己编成的从战国到秦亡这一段历史的编年体《通志》八卷进呈英宗,得到英宗的赞赏和支持 。

资治通鉴作者是谁,主要是写什么内容?优质

文章插图
英宗鼓励他继续编下去,给他配备了几名得力助手,专门设置了书局,并赐书名为《历代君臣事迹》 。
第二年(1067年),神宗继位,以其所编具有“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之意,又新赐书名曰《资治通鉴》 。
司马光前后用了19年的时间,终于在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即司马光去世前两年,将编好的《资治通鉴》全书呈报宋神宗 。
元佑元年(1086年)九月,司马光病逝;同年十月,宋神宗敕命将校定的《资治通鉴》书稿予以刻印 。
可以说,司马光倾其毕生精力,一丝不苟地完成了这部巨著 。他在《进书表》中称“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实属记实之辞 。

资治通鉴作者是谁,主要是写什么内容?优质

文章插图
《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逐年记载了自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年这1362年间发生的大事 。
除采用正史资料外,还博采杂史222种以上 。书中记事,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详而不乱 。
这部编年体史书,
体大思精,史料充实,文笔生动,
特别是时间概念极为明确具体,
让人爱看,看了还想看,又很耐看,
其魅力是经久不衰的 。
它与《史记》并称“史学双壁”,毛泽东一生就读过17遍,并予以批注 。

资治通鉴作者是谁,主要是写什么内容?优质

文章插图
《毛泽东品国学》一书记载:
据毛泽东的护士孟锦云(毛泽东生前戏称她为“孟夫子”)回忆,毛泽东的床头总是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 。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这部书上不知留下了他多少次阅读的印迹 。
有一段时间,毛泽东读《资治通鉴》,真是入了迷 。他一读就是半天,累了,翻个身,又读好几个小时,这样持续了好长时间 。毛泽东读书的那种全神贯注的神态,让孟锦云终生难忘 。
中国上下几千年,都历经了哪些朝代兴衰,出现过哪些历史事件 。要系统理清中国历史,则一定要读它 。
《资治通鉴》专取关键人物、历史大事件,其目的就是让后人从人物、事件中获得借鉴 。如: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资治通鉴?唐纪》
面从后言,古人所诫 。
——《资治通鉴?魏纪》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
——《资治通鉴?唐纪》
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 。
——《资治通鉴?宋纪》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
——《资治通鉴?唐纪》
……
这些至今我们还经常引用的名言警句(有的已演变为成语),都是出自于《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还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史书,涵盖智谋、兵法、心理、做人、处世……
清代史家钱大昕说:“读十七史,不可不兼读《通鉴》 。”读资治通鉴,就像看高人下棋 。历史人物的每一步,都是一个棋谱 。我们看多了,自会下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