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太后的真正死因 慈安太后怎么死的优质( 三 )


慈安就犹如在一瞬间病逝,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令人难以置信,也难免令人揣测是奸人所为,而拥有最大嫌疑的奸人便是慈禧太后 。
据野史记载:当年咸丰帝临终时,曾秘密留下一份遗诏给慈安,要她监督慈禧,若慈禧“安分守己则已,否则汝可出此诏,命廷臣传遗命除之 。”于是慈安太后便经常借此警告打压慈禧 。阴险毒辣的慈禧表面上安分守己,取得慈安太后的信任,实际上已起杀机,遂借向慈安进献点心之机,暗下毒药,加以谋杀 。
此虽是野史推测但却难免令人对慈禧太后多加揣测,毕竟她是最有动机的凶手,慈安太后在世时曾多次打压她,甚至杀了她最宠爱的太监安德海,还通过“同治择后”来博取自己亲生儿子同治皇帝的信任,使自己这位亲生母亲颜面尽失 。
好胜心强的慈禧定想报仇,并且若慈安太后驾崩,那么只剩她一人垂帘听政,便可独揽朝政,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时慈安太后作为洋务运动的极力推动者,而慈禧太后作为保守派,自然是要除掉慈安太后的 。只要慈安太后一死,慈禧太后便可一举多得,在如此利益的诱惑下,贪婪的慈禧怎能不心动,怎能不下手 。

慈安太后的真正死因 慈安太后怎么死的优质

文章插图
但这一切也只是后人和野史推测,并无明确正史记载,或许其中隐情也只有当事人知晓了,慈安暴崩之谜已渐渐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
其实慈安太后的死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一个朝代一个皇位却有两个执政者,这势必导致朝野上下难以统一,若执政者之间有利益摩擦还极易导致国家分裂,试看东汉末年三国分割、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便是最好的教训 。
所以,两个执政者之间必有一人需要离开 。而慈安太后身居高位却少理朝政,多少有点不负责任,是她自己渐渐脱离了朝廷政治的轨迹,渐渐在朝廷中丧失了威信,处处给慈禧太后留下了可乘之机,导致晚清政治因慈禧而异常混乱,可以说慈安太后的身亡是慈禧的阴谋,更是历史的报复 。
但让我们从历史的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倘若慈安未崩,慈禧未得独揽大权,以德闻名的慈安或许能够对慈禧太后造成一定的威胁,那么清政府或许也不会贪污腐败至极致,中国近代史或许也会就此改写 。
不过,当时的中国已是苟延残喘,若慈安未崩导致一切从旧,可能也不会有中华雄狮的觉醒 。所以说慈安的崩逝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慈安在历史上留下的遗憾一笔,又何尝不是晚清时的一份残缺的美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