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个数:什么妈妈不宜母乳喂养

所谓母乳喂养,是指妈妈用奶水喂养宝宝,母乳是最理想和最天然的宝宝食物来源,但实际情况是有些妈妈却不宜母乳喂养 。有科学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宝宝能更健康地发育 。但是如果妈妈的身体不健康就很容易污染母乳,不但不能提供营养还会损伤宝宝的身体,这样的情况不宜进行母乳喂养,现在我们来数数什么样的妈妈不宜母乳喂养 。
第一种、患有消耗性疾病的妈妈应该不宜母乳喂养 。
患有肾病、糖尿病或者心脏病等消耗性疾病的妈妈不适宜母乳喂养,如果勉强喂养会对自己身体造成影响 。具体情况可以由医生诊断决定,一般患有此类疾病但能够分娩的妈妈,可以适量哺乳,但要缩短母乳喂养时间,注意补充营养和休息 。
第二种、患有传染病的妈妈应该不宜母乳喂养 。
比如妈妈如果患有肝炎或者肺病时,就不宜母乳喂养,以防传染给宝宝 。
第三种、患有乳腺炎和严重乳头皲裂的妈妈不宜母乳喂养 。
患有乳腺炎和严重乳头皲裂的妈妈如果勉强喂养会加重病情,这应该暂哺乳,及时治疗,或者可以挤出母乳喂哺宝宝 。
第四种、正在进行放射性碘治疗的妈妈不宜母乳喂养 。
因为治疗时碘会进入乳汁,损害宝宝甲状腺的功能,可以在疗程结束后,当乳汁中放射性物质的水平达到正常时继续喂奶 。
第五种、服药期间的妈妈不宜母乳喂养 。
妈妈吸收药物成分后会渗透到母乳中,其中的药物成分给宝宝带来不良影响 。所以在妈妈患病(如感冒、发烧等)时、服用药物后,不宜母乳喂养,待病愈停药后再喂 。要注意一点,停止母乳喂养期间也应该每天按喂哺时间挤奶,保证一天泌乳3次以上,以免病愈后停奶 。
第六种、接触过有毒物质或农药的妈妈不宜母乳喂养 。
上面我们已经说过妈妈吸收的东西很容易渗透到母乳中去,妈妈接触过有毒物质或农药会通过乳汁使婴儿中毒,所以已接触有毒物质或农药的妈妈,必须停止哺乳 。最好的办法是避免哺乳期间接触有害物质 。
第七种、运动后的妈妈应该不宜母乳喂养 。
很多妈妈不知道运动后不宜母乳喂养,其实这主要是因为进行中等强度以上运动时体内产生乳酸,乳酸会使乳汁变味,细心观察,宝宝会表现出不爱吃运动后的母乳 。哺乳期的妈妈如果想运动,可以做一些低强度的温和运动,并且运动结束后先休息一会儿再喂奶 。
妈妈是宝宝的生命之源,母乳是宝宝的营养健康之源 。但是我们必须保证不是以上的七种不宜母乳喂养情况,才能保证这个健康之源并没有受到污染,才能保证宝宝吸收的母乳是营养的、有价值的并且是无污染的 。
【逐个数:什么妈妈不宜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