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教的5个误区

【幼儿早教的5个误区】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幼儿早教,虽然幼儿早教是宝宝成长的关键步骤,但是幼儿早教的误区也是不能忽略的,那么幼儿早教的误区有哪些呢?我们就来听一下专家的解答 。
1、幼儿早教需要时间
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但往往忽视“过之尤不及”的道理,希望可以孩子一夜之间成名成才 。于是早教之风越刮越烈,孩子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但是,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一味灌输和盲目超前,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进而影响今后的成长 。
2、幼儿早教要全面
有的人误以为早期教育就是智力开发,因而忽略了孩子全面素质的教育 。其实早教的含义包括感知、动作、语言、认知的训练,也包括生活习惯、自理能力、性格、品德的培养 。如果认为早教单纯的只是孩子变得比别人更聪明,那就违背了早教的初衷 。
3、幼儿早教需分年龄段
早教施教的形式多种多样,而父母往往是宝宝最好的早教老师,这也是提倡亲子早教的原因 。让孩子在爱和家的温暖中体会到亲子教育的欢乐的同时,轻轻松松学到适龄的文化知识,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
1-2岁:在快乐的亲子互动中,带领宝宝探索世界,认识自我,并锻炼宝宝的体魄,促进语言发展 。同时也要注意营养补充,纽贝滋奶粉中添加核桃油,帮助宝宝的大脑发育 。
2-3岁:注重智商和情商的共同发展,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宝宝对阅读的兴趣,强调亲子互动 。
3-4岁:鼓励孩子初步探索自然和周围的社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发展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
4、幼儿早教不是特长教育
也有一些家长,将早期教育等同于特长教育,认为学得越多越好,于是盲目攀比跟风 。殊不知,特长教育一定要等发现孩子的兴趣点之后再开始 。当孩子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时,急于给孩子灌输各种知识,反倒会让孩子不知所措,起到反效果 。
5、幼儿早教不只是学知识
有些家长认为早教就是单纯的找老师给孩子上课,提前学知识 。这是极其片面的想法 。早教是以情为先、以养为主、养教结合,重在品格素养和潜能开发的早期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的同时,培养孩子的方方面面,例如与人沟通的能力、乐观的品质等等,而不单纯的知识文化知识的积累 。
以上就是关于幼儿早教的误区的介绍了,家长要小心哦 。
相关标签:幼儿早教幼儿早教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