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这个词什么时候出现的 古代也有共享概念吗优质

古代也有共享概念吗?共享这一词最早出现于《东周列国志》中,景公曰,向国政务烦恼,令寡人有九里之位,金石之声,不敢独乐,愿意向国共享 。而如今提起共享这个词语,浮现在大家脑海中的会是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等等 。近几年火热的共享经济将社会的闲置资源通过网络与他人共享,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但其实共享经济这个在几年前听起来十分新颖的概念,它的本质与短期租赁是一样的 。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 。


共享这个词什么时候出现的 古代也有共享概念吗优质

文章插图
最早的共享经济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汉光武帝刘秀为了解决当时由于战乱刚刚结束,人们交通工具少的问题,便鼓励养有驴马的有钱人家在平常不使用这些牲口时,将它们出租,一方面可以避免驴马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方便百姓交通出行 。为了规范这项政策,政府还出台了《国籍制度》,那就是对于所有用于出租的牲畜都得登记在册,主人要在深处上留下本家的烙印,让人一看到这个印记,便知道是用以出租的牲畜,以防止租借的牲畜被人偷盗 。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在《望江南》中的一句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
这让人联想到当时南塘的城市中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 。这种景象的出现,其实不仅仅是由于当时南塘地处江南经济繁荣,其实也与当时出现的租赁马车的生意有关 。当时的商人将马车进行装饰之后,专门用来租给市民使用,按时辰或者按天来收费 。到了宋代时,城市繁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共享的覆盖面就更加广了 。比如平民百姓的生活中,以民用代步为特征的共享模式出现 。南宋的都城就有这种专供市民用的车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提及当时杭州有很多的街车来往 。
这种街车在宋代叫做长车,是一种专供出租的长方形马车,顶上有盖,四周挂满六人乘坐,一般采用的是日租行驶 。因此当时的青年男女在出游时租上一辆晨曦而出待遇而归,十分的浪漫惬意 。而且在宋朝时期还出现了共享轿子 。出租轿子的地方叫做教行或者轿铺,可以单租轿子自己找人来抬,也可以与轿子和教父一起租 。而且考虑到气候原因,这种共享轿子应对冬天和夏天还分别推出了凉和暖凉是夏天用的,用薄纱来作为,暖窖是冬天用的,用厚厚的棉布来保暖,不得不说,这时的共享行业真的是十分人性化了 。
【共享这个词什么时候出现的 古代也有共享概念吗优质】轿子出租直到民国时,还有据1919年的申报刊载,当时苏州城便有轿子出租 。普通藤校的租金为每一里路60文钱,高档轿子的租金为每一里路三角钱 。由此可见,古代的共享行业主要出现在比较稀缺的交通资源,比如驴、马、轿子,这些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的交通工具,并且出现了较为规范的行业规章制度 。但古代的共享经济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繁荣的都城或较大的城市,并没有普及到全国 。但我们确实也可以说,共享经济这个概念并不是完全现代文明的产物,在古代已出现过它的雏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