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决定宝宝一生?3岁前必须纠正的4大性格( 二 )


【3岁决定宝宝一生?3岁前必须纠正的4大性格】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无论什么气质的孩子都可以成材 。害羞的孩子通常气质安静,并遵守规则 。但不可否认的是,害羞的孩子对陌生环境和事物感到紧张和恐惧,他们的“安全区域”小,因此适应慢,花费时间长;由于缺乏公众表现的机会,因此较少得到学校和同伴的关注;由于不爱争取,常常会失去很多机会;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快速、激烈的竞争年代,害羞的孩子也可能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对自我形象产生怀疑……这些都是父母需要关注的 。
害羞的孩子首先要知道自己并不是那么“与众不同”,跟那些在公众面前表现活跃的同伴相比,他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进入状态,好像在搭积木时,他会比活跃的表哥搭得快 。虽然他愿意到外面玩,却很不希望别人“注视”他,被放在“聚光灯”下的感觉,只能让他更不自在 。
他要知道在某些情况下,如何争取并把握住自己的权利;他还需要了解公众表现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不能只是空空而谈,需要详细体会到能够指导他每一个尴尬的困境 。
坏脾气
情商(EQ)在80%的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 。而情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控制是需要父母们花费很多心思教育的内容 。对于那些性子本身就急躁的父母而言,教导孩子管理情绪无疑更加困难 。通常的情况是,坏脾气孩子的父母一方很有可能就是坏脾气 。警惕孩子知道如何激怒你 。如果你是个急脾气的人,孩子就很容易从你那引发一场战争,两人相互大叫,没有赢家 。
如果你忽略他发脾气或者走开,其实很清楚的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发脾气是不可以接受的 。这也是孩子学习规则重要的一部分 。父母需要牢记的是:如果孩子有一次通过发脾气达到了不合理的目的,他就会再发脾气,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这种手段 。
其实,人人都会生气、伤心、沮丧和失望 。不同的是,情绪管理能力强的人,是会用健康地方式表达出情绪 。尖叫、地上打滚、哭喊、摔东西、骂人、踢打都是坏情绪的表达方式,却不是健康的 。总的说来,你需要清晰地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生气可以,但是以消极、发脾气或者造成伤害的方式发泄怒气是不可以接受的 。
。“安全发泄岛”、“情绪垃圾箱”、“气球操”等被广泛使用 。孩子知道,当自己特别生气的时候,可以被带到自己的房间,可以通过打枕头、把头埋在被子里进行发泄;还可以把不开心的事情画下来,扔到情绪垃圾箱;还可以做“呼吸气球操”,以使自己平静下来,以更健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
“我不行”
这是爸爸妈妈听到孩子说得最揪心的话 。退缩的孩子让人感觉沮丧 。毕竟自信心是人最重要的特质 。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他就根本不会开始去做事,即使在别人的促使下开始了,一个小小的困难就能绊倒他,因为他从来没有相信过自己是可以的 。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看,3-6岁是保护儿童自信心的关键期,自信心在这段时间建立地怎么样,对小学甚至成年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苦恼的父母经常用尽各种表扬、鼓励的方式,孩子还是“挫折过敏”,“我不行”、“我不去”、“做不了”常常挂在嘴边 。
近来研究人员发现,挫折承受力弱,居然是家庭误用“赏识教育”的结果 。很多父母(老人)为了鼓励孩子,动辄将“真棒”、“最聪明”、“最厉害”挂在嘴边,一点点好的表现都夸赞不已 。但是,孩子在外获得的信息与此反差极大 。他很容易就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自己不但不是最棒的,在某些方面,还差得很远 。自信心从此一落千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