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吃得好却营养不良


为什么孩子吃得好却营养不良

文章插图
现代家庭餐桌上的菜谱的品种越来越丰富,一方面,孩子吃得越来越好,小胖墩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孩子患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等营养性疾病却有增无减 。这是为什么呢?
“食不厌精”,营养大减
王琳的小千金满一百天在即,我们这帮昔日的朋友约好一起去看她 。
刚一进门,就听见小家伙的哭声,一看,王琳正急得团团转:“你们瞧,最近宝宝整天哭闹个不停,晚上也不安宁,还总是呕奶,小肚子胀胀的 。”我安慰她:“哪个小宝宝不经过这么一个哭闹阶段,再大一点就会好的 。”有经验的李大姐双手接过宝宝,抱在怀里仔细打量了一下:“不对呀,这孩子怎么手脚软软的,脉搏跳得这么快!王琳你该带孩子上医院看看 。
而且你看你自己的脚怎么到现在还这么肿呢?”果真,王琳双脚像两个馒头 。我们不禁奇怪,照道理,怀孕时会脚肿,这我们都有体会,可产后已经3个多月了还不消肿,就少见了 。
经我们七嘴八舌一说,王琳坐不住了,马上送宝宝去医院 。经儿科张教授仔细检查,并详细询问病史,排除了器质性疾病,最后初步考虑母女均有维生素B1缺乏症,于是开出补充维生素B1的药方,并给她解释了其中的道理 。
医生点评:维生素B1对维持神经、消化和心脏的正常功能意义重大 。维生素B1缺乏的病人首先是没力气、浑身发软,不想吃东西,呕吐,肚子胀,接着出现烦躁 。婴幼儿会啼哭不止,心跳加快,严重者还会心脏增大;大人会觉得反应迟钝,记忆力和注意力受到影响;有的人还会出现手脚不听使唤,甚至走不动路 。
引起维生素B1缺乏的原因很多,但对于现代人来说,最主要的原因是长期食用研磨过细的精细白米 。因为维生素B1有80%藏身于米皮米胚,而市面上的多数精米加工时将大量的米皮米胚磨掉了 。这样的精米外观漂亮,口感好,但人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丧失了补充大量维生素B1的机会 。正常人食用这些精米精面一般不会出现维生素B1缺乏,但对于孕妇和婴幼儿以及学龄期儿童来说,他们对维生素B1的需求量大,若不注意补充,便会导致缺乏 。
有些妇女在怀孕期间,或者孩子在生长发育阶段,家人出于好意专门给他们选用精制米面,为的是追求营养,殊不知长期如此不但无法使他们获得全面营养,反而会导致维生素B1缺乏,严重者会出现像王琳及其小宝宝类似的症状 。
因此,对于孕妇乳母和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应讲究膳食的粗细搭配,适当摄入谷类、麦片、小米粥、薯类等粗粮 。还要注意的是,存放时间过久的大米也会流失维生素B1,所以提醒大家买米要看日期,尽量选择新鲜白米 。其次,烧饭前反复多次淘米也会丢失维生素B1 。
婴儿最好选择母乳喂养,而乳母应注意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1的粗杂粮,以保乳汁的营养 。
4~6月龄的婴儿应开始添加辅食,如强化维生素B1的米粉、配方奶粉、蛋黄、肝泥、肉未、果泥、菜泥等 。
当然,一些器质性疾病也可以引起维生素B1的缺乏,如慢性消化不良、慢性腹泻、胃炎等引起的吸收不良 。这需要在医生的检查下予以排除 。
由此可见,给孩子补充营养,并非在于食物价格的昂贵和难得,而是平衡膳食,粗细搭配,补得适当而及时 。
一个月后,我们再次去王琳家看宝宝,宝宝跟100天时判若两人,眼睛滴溜溜地转,一见人就笑,两个小腿还乐得直蹬,王琳感慨地说:“看来,‘食不厌精’未必好啊!”
烹饪不当,维生素“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