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后物理到底有多重要优质( 二 )


这股风气也蔓延到了今年开始实施新高考的北京,学校的规则说明会刚结束,已经有不少家长在讨论“能不能不选物理”
赋分难,物理选考人数骤减
被称为“3+3”的新高考方案中,必考科目为语、数、外 。考生可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科目中选3门作为选考科目 。
物理学科是现代科学的基础,曾几何时,能学好物理就是“高智商”的代表,为何转眼间就被“嫌弃”至此呢?
“相对于其他科目,物理学科比较难是主因 。”浙江省柯桥中学资深物理教师孙国标表示 。浙江的选考科目采用赋分制,这就意味着卷面分不是最终成绩,要根据考生卷面分在所有报考学生成绩的排名比例给出对应分数 。考生基数越少,“赋高分越难”,于是学生和家长一合计,物理更不能选了 。
孩子,物理比你想象的更有趣、更有用”
在人大附中的课堂上,方忠和他的同事们齐上阵,努力让自己更加幽默风趣,还用各种实验“炫技” 。“我希望孩子们知道物理比传说中的更有趣 。看,我们研究物理的人过得很好,我们喝着咖啡、聊着天、做着自己喜欢的研究,不是他们想象中又穷又苦,了无生趣 。”方忠说 。
他还想让孩子们知道物理是有用的学科,它可以解答很多生活中的问题,跨越许多自然科学领域,对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建模能力、计算能力、动手能力等都大有益处 。
物理科目为什么会遭受冷落?
原因比较复杂,大家诟病最多的是赋分法有误导,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给学生的选择权,遭遇了功利文化的算计 。
后三门是类似学业水平测试,按等级考试进行,但因为是高考录取的两个依据分数之一(另外一个就是前面的3科),需要还原为百分制 。为保障公平,浙江在后3门的分数计算上,并没有采取原始分或是绝对等级分、标准分,而是采取了等级赋分法,起点40分,共21个等级,级差3分 。
这种等级赋分法,无论实际成绩如何,前1%的考生将获得这个科目的满分,并以此类推 。这种做法本来出发点是为了保证不同科目之间的分数可比,在计入高考录取时,确保其公平 。比如科目选考人数多的,获得最高分的考生自然就应该多,选考人数少的,自然就应该少 。但是也造成了选考人数少的科目不容易取得高分,物理的情况就是这样 。
但物理科目的难度,恰恰是所有科目中最高的,物理学的好的孩子,多数天资较好,学习成绩也普遍比较好 。由于在赋分法下,难以在物理学科上获得更好分数 。于是一些考生就放弃物理,而去选考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等 。因为这样更容易战胜其他人,获得更高分数如100分,或者99分的可能性会远远高于选考物理 。在分分必较的高考中,显然有其现实意义 。因此,选考物理的人数出现大幅度下降 。物理科目从理论上的最佳选择,变成了实际中的倒数第二选择 。
【高考改革后物理到底有多重要优质】原来政策制定的初衷是希望考生擅长哪门而去考哪门,充分展现个性特点,结果变成了哪门分数可以拿到最高分数,就选哪门 。这是我们很多改革政策制定者难以预料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