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 二 )


如探索活动“好玩的磁铁”中 , 教师给幼儿提供了许多的游戏材料 , 让幼儿通过猜一猜 , 分一分 , 试一试 , 玩一玩 , 发现磁铁的奥秘 , 再让幼儿在活动室中去找一找磁铁能
吸住的东西 , 有的发现磁铁能吸住软包上的钉子 , 有的发现磁铁能吸住床底
下的螺丝 , 有的发现磁铁能吸住桌子的脚等等 。幼儿在相互玩磁铁的过程中 , 他们发现 , 两块磁铁被牢牢地吸在一起 , 还发现一块磁铁能推着另一块磁铁往前走 , 面对孩子的种种发现 , 老师给予积极的鼓励 , 幼儿在探索活动中 , 情绪愉快 , 没有压力 , 通过动手动脑 , 他们发现了磁铁的相吸和相斥 , 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宽松、愉悦的探索氛围 , 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 还激发了幼儿不断的探索能力 。

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

文章插图
三、鼓励幼儿的讨论和交流 , 培养幼儿探索的意识
“语言是思维的拐杖” , 离开语言的思维是虚晃无力的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 , 教师应重视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现 。他能使幼儿理清思路 , 更清晰的了解某些事 。
在探索过程中 , 语言伴随动作同步进行 , 同伴间的交流、争论有时是一种催化剂 , 教师要及时的捕捉并以此为契机 , 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 , 大胆的进行猜想和解释 , 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验证 , 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 。
石头和石头碰撞可以撞出火花 , 争论一下也许就有新的思路 , 新的方法 。如:“怎样使鸡蛋落下来不破”的活动中 , 幼儿发现了各种让鸡蛋落下来不破的方法 , 但是有一种方法幼儿运用的材料是相同的 , 实验的结果却是不一样的 , 那就是把鸡蛋放在瓶子里 , 再在鸡蛋外面包上海绵 , 为什么同样的材料会有不同的实验结果呢?
于是我就组织幼儿探讨交流 , 再次探索 , 他们发现鸡蛋外面包的海绵多了鸡蛋掉下来就不破 。鸡蛋外面包的海绵少了 , 那鸡蛋落下来就会破 。
在一次次的争论中孩子们也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探索和发现 , “倾听”让幼儿获得了更多的信息 , 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孩子的想法 , 为我们及时调整教育行为提供依据 , 也为更好的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提供了保证 。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活动 , 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 。
幼儿对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 , 激发幼儿探索的激情 , 是培养幼儿探索能力的前提 。因此 , 我们应开展多种适合幼儿探索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 , 使幼儿能积极主动的去探索 。
有人曾讲过:“教孩子记住十个问题 , 不如引导他们自己思考一个问题 。”幼儿通过思考问题 , 本身就是一种保贵的科学素养 。因此 , 我们开展了“小问号”、“发现天天报”、“每周一问”等形式的活动 。
促使幼儿对社会和自然事物能注意观察 , 进行思考 , 提出问题 。幼儿提出问题之后 , 教师不要急于公布答案 , 而是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 想象答案 , 或说出自己的看法 , 然后再回家和父母共同查找各种资料等探索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