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

科学现象五彩缤纷 , 神奇有趣 , 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欲望 。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 , 我们应以科学素质早期培养为宗旨 , 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 , 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 。
因此 , 教师要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教育领域中进行科学教育契机的捕捉 , 从而能随时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 , 能从幼儿的兴趣出发 , 更有效的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 并从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
幼儿科学活动中探索能力的培养 , 也就是通过幼儿的观察、操作、讨论等实践活动 , 让幼儿自主活动 , 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 , 从而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 。

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

文章插图
一、观察中产生疑问 , 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好奇心是人类的一种天性 , 是兴趣的源动力 , 更是幼儿求知、探索、创新的动力 , 幼儿与生俱来就有强烈的好奇心 , 凡是新异的事物 , 奇特的东西都会使他们产生好奇心 , 就是去观察、去探索的它的原因 。就拿春天的草坪来说吧 , 幼儿对它就充满了无穷的兴趣 , 每一天去户外
活动时 , 幼儿都要去看看 , 从枯黄一片光秃秃的草坪 , 到生气盎然、绿意盈盈这一段时间 , 孩子们进行了观察、发现 , 并产生许多的疑问 , 如孩子们发现石块四周和边缘的小草开始长出了嫩芽 , 可中间的草坪却还是光秃秃的一片 , 为什么会这样呢?
孩子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 有的说边上的小草水喝多了 , 有的说边上的草坪太阳晒的多 , 小辰说:不对 , 不对 , 因为中间的草坪常常被我们踩 , 小草钻不出来 , 所以还没有发芽 。又如雨后的草坪 , 突然发现了许多细小的泥土 , 幼儿对此又充满了好奇 , 展开了又一次的争论 , 一部分幼儿说 , 我知道为什么这样?
因为下雨 , 泥土里的水份变更了 , 所以蚯蚓要出来呼吸新鲜空气 , 又有一部分幼作说 , 那是蚯蚓的大便 。就在他们争论不休的时候 , 吴丁立大声地说 , 是不是大便闻一闻就知道了 , 说完他就跑到草坪上弯下腰去闻了一下 , 回来还很自信的对我们说 , 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们 , 这绝对不是大便 , 因为它不臭 。
到底是什么呢?我并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幼儿 , 而是让他们回去自己寻找答案 。果然 , 第二天 , 星雨第一个来告诉我 , 他找到了答案 , 是从网上查到的 。接着有许多的幼儿都来告诉我答案 , 而这些答案中包括了蚯蚓其他方面的知识 。
我知道 , 虽然他们的答案是一致的 , 但我知道 , 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却是不一致的 , 也真是一次次的质疑 , 主动探索、思考、解决问题中 , 幼儿获得了许多科学现象、知识 , 同时促进了观察力和探索能力的发展 。
二、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 , 给予探索的空间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 , 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促进幼儿探索能力发展的两个重要条件 。在幼儿阶段 , 幼儿的自我意识很脆弱 , 教师的一个眼神 , 一句评价都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 , 因此科学探索活动中要经常给幼儿“你试试看” , “你能行” , “大胆想一想”等鼓励语言 , 多表明肯定、鼓励、接纳、欣赏的态度 , 为幼儿营造宽松、愉悦的探索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