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宝宝得讲究姿势


抱宝宝得讲究姿势

文章插图
许多父母认为抱孩子太累,如果抱惯了会脱不了手,还不如让孩子自己坐或躺在婴儿推车里会更方便,宝宝也更舒服 。其实不然,宝宝更喜欢被爸爸妈妈抱着的感觉 。
专家表示:抱孩子是很有讲究,不然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1、抱孩子时,不应该让孩子的腿蜷起来,而应该伸直;
2、让孩子的胸尽可能挺直,而不要出现“含胸”;
3、尽可能给孩子小小的躯体以足够的支撑;
4、婴儿在3个月大之前,抱时不要让他脸朝前,而应采用腹部贴腹部的抱姿 。

开发婴儿大脑的六字诀
小测试,了解“健康依恋”



一般来说,依恋关系真正地确立,要到宝宝1岁左右,这时候宝宝懂得了客体永久性,也就是能够理解到爸爸妈妈的消失是暂时的,即使有时候看不到他们,他们也是存在的 。
这时,我们就可以做个小实验来检测一下宝宝和你的关系是否属于安全性依恋了,每个步骤持续时间一般为3分钟左右 。
Stage1 咦,来了一个陌生的人
妈妈陪着宝宝在房间里玩了一会儿,然后走进来一个对宝宝来说完全不熟悉的陌生人 。
Q1:宝宝是否有些不安、忸怩,注意陌生人的动向,并且向妈妈靠近?
YES-既信任妈妈又有警觉性的宝宝
宝宝不仅对陌生人有警觉性,而且当他觉得有危险时,会向妈妈靠近寻求保护,这种警觉是必要的,它能够保护宝宝的安全,也说明宝宝很信任妈妈 。
NO-警觉度较低或不太黏妈妈的宝宝
若宝宝完全不在乎陌生人靠近,仍然自顾自玩玩具,代表宝宝对外界的警觉度较低,爸妈应特别注意教育宝宝保持一定警觉性 。
如果他有不安的表现,却没有向妈妈靠近,看来他不怎么依赖你哦!
本阶段安全型依恋宝宝的表现
这时可以让陌生人与妈妈亲密地说说话,并向宝宝做出些友善的举动 。因为有母亲在身边,安全型依恋的宝宝过一会儿就会继续快乐地玩玩具,有些胆大的宝宝甚至会对陌生人表现出兴趣 。
Stage2 呜呜,妈妈走了

妈妈离开宝宝,告诉宝宝一会儿再回来,只留下宝宝和陌生人在一起 。
【抱宝宝得讲究姿势】Q2:对于妈妈的离开,宝宝是否表现出苦恼,不愿她离开,并且在妈妈离开后,友好的陌生人给予宝宝一定的安慰,宝宝仍然很不自如?
YES-对妈妈的依恋比较健康的宝宝
即使陌生人给予一定的安慰,仍然不会像在妈妈身边那样自如,有点怯生生的,可能还会有一些小的叫嚷,但是不会大哭大闹,声嘶力竭 。
NO-抱歉:宝宝还未同你建立起依恋
宝宝对妈妈的离开没有反应,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就像接受妈妈的安慰一样,说明亲子之间的依恋还没有建立起来 。
对妈妈离开反应太大的宝宝
如果宝宝反应过大,也需要注意,可能宝宝太黏你了,连你短暂的离开也不能忍受,这样的宝宝以后可能适应性比较差,不够独立 。爸妈可以适当地训练宝宝自立 。
或者属于对陌生人过度警惕,未来可能比较难信任他人 。
反应太大的宝宝,也有可能属于“矛盾型”依恋,在第3阶段游戏中,对妈妈的态度很复杂,既要她又反抗她,无法继续专心玩玩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