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不该对哈佛女孩说不( 二 )


很多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专家们都认同我们这本书是“素质培养纪实”,从家长的角度,我们也更愿意用“素质培养”的说法 。因为家长承担着为孩子从无到有地培养出各种优

12
培养孩子的领头羊意识(图)
亲子沟通,遇到“大堵车”



秀素质的责任 。这些素质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身体好,头脑灵,性格优,兴趣多,情感美,知识广,品德正,能力强,后劲足,发挥佳” 。至于创造力,长期以来,中国人的理解都很狭隘,以为非要发明个什么东西才是创造 。其实我认为,用“创新”的说法来代替“创造”,有助于人们走出狭隘理解创造力的误区 。而正由于创造力的本质是创新,复制式的“教创造力”也就是不可能的了 。
但创造力的构成是可以分解的,可以从无到有地培养构成创造力的各种基本素质 。
在我们的整体素质培养法里,直接负责形成创造力的就有三种素质:“头脑灵、兴趣多、知识广”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能促进这三条的,都是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
这一类的活动得到鼓励和强化后,孩子的创新精神就会不断增强,长大后就会成为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人 。刘亦婷的创新能力就是通过不断“启发+实践”而培养起来的 。现在中国学校正在尝试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比重,这将对培养中国学生的创造力提供制度化的保证 。
王少卿:记得在回答采访人员提问时,您把刘亦婷定义为一个“早慧”的孩子,而大多数读者在读您的书时则是把她当作“天才”孩子来看待的 。因为人们对“天才”这个字眼似乎更有热情 。
您对那些把刘亦婷当作“天才”的读者有什么话要说?
刘卫华:认为刘亦婷是天才的读者,可能是因为对“教育比天赋更重要”认识不足 。其实,有不少孩子婴幼儿期的智力水平比她更为超常,中学阶段和她一样优秀的孩子我们也认识一大批,刘亦婷只是中国广大优秀学生群体中的一员而已 。她所走的路之所以值得借鉴,就是因为每个家长都可以做到:让天赋中等的人通过早期教育,变成“早慧”的孩子 。
至于孩子以后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则取决于“性格+实力+机遇” 。比如说,有些早期教育比刘亦婷更好的孩子,因为家庭和学校的后继教育跟不上,缺乏竞争实力或机遇,发展得并不理想 。又比如说,近几年来与刘亦婷得到同样机遇、参与同一个交流计划、访问过美国的中国中学生,前后至少有六七十人吧,但最终被哈佛录取的至今只有她一人,另外有4人被其他美国名校录取 。
由此可见,在早期教育、后继教育、个人努力和机遇之间,孩子个人的努力至少要占四分之一 。
王少卿:
最后一个问题—刘亦婷的“早慧”与你们的早期教育是否有必然的关系?
刘卫华:当然 。而且刘亦婷并不是个别例子 。
九十年代初期,冯德全教授推出《0岁方案》之后,数以万计的家庭都有通过早期教育使孩子“早慧”的经历,如果这些孩子能够得到跟刘亦婷差不多好的后继教育,他们都有可能发展得和刘亦婷一样理想—不是指上什么样的大学,而是有能力按自己的心愿创建健康幸福的生活 。
如果中国的母亲都能在怀孕时就去上“早期教育培训班”,有条件的在孩子0-3岁时能成为专家指导下的全职妈妈(同时进修一门自己喜欢的新学科);幼儿园和学校也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那么,儿童“早慧”就不会再稀奇,18岁的硕士博士也将很平常,到那时,中国人的情商和智商就会整体性提高,中华民族也将成为最富创造力的民族,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这种美景虽然遥远,但总有一天会成为现实,只要我们和我们的后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