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有多真,深情就有多深


真爱有多真,深情就有多深

文章插图
(一)
“你相信三秒钟的爱情吗?”面对这样的追问,你会如何回答?
三秒钟,太短了吧!
“爱你到永远!”这是一句经典的爱情歌词 。
永远有多远?情人会激情澎湃地说:海枯石烂,地久天长!而科学家给出的答案却是——对大多数人来说,真正的爱情最多只能持保持18个月到30个月 。此后,要么分道扬镳,要么过上波澜不惊的生活 。
而在波澜不惊的日子里,有多少人会心猿意马,又有多少人会在诱惑面前坐怀不乱?
于是,散文家周国平便总结道:“爱情总是失败的,不是失败于难成眷属的遗憾,便是失败于终成眷属的厌倦 。”
但失败并不等于虚无 。我是相信真爱的,因为曾刻骨铭心地经历过——
那是一种心境——纯净如雨后的蓝天,美丽如飞天的彩虹,浪漫如拂水的春柳,激动如含苞的花蕾……
那是一种感觉——奇妙得使人满含热泪扑向天空的感觉,那种聆听着神圣的乐曲,使你的生命高贵以至忍不住要下跪的感觉……
那是一种滋味——那是一种不能自已的激情,一种无以言说的热望——魂不守舍的期盼,坐立不安的等待,心甘情愿的付出,还有那饱含甜蜜的忧愁……
真正的爱情之所以魅力无限、令人向往,与其“昙花一现”般的转瞬即逝、令人扼腕慨叹的遗憾是分不开的,但这就是爱情的宿命 。
还记得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吗?看似一个童话,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许多美好的东西或许都是这样,当你试图拥有之日,也就是美丽消失之时 。
风景总在远处,失去的才是最美的……
(二)
“一个真心喜欢你的人想跟你上床,你会怎么办?”这对于游离于围城之外的人,或许不算什么问题 。而戴着婚戒的人,往往会有太多的牵绊 。
这源于——性的排他性 。
“审美疲劳”不是一个新词,但频繁地出现在情感领域,却是近几年的事 。其实,用来描述自己的至爱的那句俗话——“自己的孩子,别人的老婆”,更为形象 。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似乎符合美学的规律 。但孩子也是熟悉的,为什么孩子“越瞅越喜欢”,而老婆却“越瞅越厌倦”?
我想,孩子与自己有着割舍不掉的血脉关系,是自己呕心沥血的作品(也可以说是自己的另一个化身),孩子的点滴成长与进步都被父母视作自己的成绩,孩子身上寄托着父母的希望,也承载着父母的人生价值 。而老婆则不然,一日三餐,同一屋檐,磕磕绊绊,她展示给你的是简装本、线装本;而别人的老婆展示给你的是精装本、珍藏本,甚至是盗版本、手抄本,既然非同一个版本,感受自然不同 。
尔扎克说过:“有时,魔鬼的诱惑比上帝的招呼更有力!”于是乎,在感情与****信马由缰占据上风的时候,婚外情便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了 。
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不只是男人,女人亦如此,这是由人的基因密码和基因本性决定的 。值得庆幸的是,幸亏还有理性、责任、舆论、道德、伦理等的约束与牵绊,否则,围城内外定会刀光剑影、狼烟四起 。
中国也有句俗语叫: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做善事、行善举就像登山一样艰辛费力,而放纵往往是从一念之差开始,继而如崩裂的岩石一般倏忽而下,容不得你有半点儿的缓冲、停留 。
有人说,女人在想法上是感性的动物,在行为上却是理性的动物,而男人则相反 。在传统情爱文化中,女性往往是保守被动的,而一旦其“转守为攻”,不知有多少男士能把持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