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监局叫停茵栀黄注射液 新生儿黄疸还能用茵栀黄吗?( 二 )


但是在网上有网友指出:“茵栀黄从中医角度来看 , 药性实属寒性 , 其实就是一泻药” 。的确新生儿在口服了茵栀黄后 , 会引起腹泻 , 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 , 粪便颜色变墨绿或褐色 。但是这种轻度腹泻会促进胆红素的肠道排泄 , 从而起到加速黄疸消退的作用 , 通俗的讲就是服用茵栀黄后的婴儿能够通过排便加速黄疸的消退 。
况且药物都有正副反应 , 是药三分毒就是指每种药物都有它的副反应 。医生开药主要是使用药物的正性治疗作用 , 考虑药物副反应的表现 , 防止药物配伍禁忌 。所以茵栀黄的副反应对治疗还有协同作用 , 能够合理促进黄疸的消退 。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 , 茵栀黄制剂中的某些成份对于特定的人群可能会产生特殊的不良反应 , 比如广东、广西等地区高发的 “蚕豆病” , 由于患儿体内缺乏一种红细胞酶“G-6-PD” , 使用茵栀黄制剂后 , 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溶血 , 严重者可导致重度贫血或休克 。因此 ,  如果筛查发现或已确诊为G-6-PD缺陷的新生儿和婴儿黄疸最好就不要使用茵栀黄了 。
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表现之一 , 新生儿由于毛细血管丰富 , 当血清胆红素超过85umol/L(5mg/dl)即可出现皮肤巩膜黄染 。通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 , 约有85%的足月儿和绝大多数的早产儿在新生儿期均会出现暂时性总胆红素增高 。
生理性黄疸的宝宝一般情况良好 , 体重持续增长、饮食排便、睡眠都正常 。一般足月儿出生2-3天出现黄疸 , 4-5天达到高峰 , 5-7天开始消退 , 最迟不超过2周 。

药监局叫停茵栀黄注射液 新生儿黄疸还能用茵栀黄吗?

文章插图
早产儿黄疸多于3-5天出现 , 5-7天达到高峰 , 7-9天开始消退 , 最长可以延迟到3-4周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母乳性黄疸在生理性黄疸基础上黄疸持续时间会比较长 , 可能需要1-3月时间消退 。
但病理性黄疸就有大不相同 , 其特点为黄疸出现时间早 ,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血清总胆红素高 , 已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光疗干预标准;黄疸持续时间长 , 足月儿大于2周 , 早产儿大于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34 umol/L(2mg/dl)等等 。
如果爸爸妈妈在不能区分新生儿黄疸、病理性黄疸的话 , 还是建议及时就医 , 请医生帮忙甄别 。同时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 不能延误了宝宝的最佳治疗时期 。以上就是关于新生儿黄疸到底要不要使用茵栀黄进行治疗的一个确切分析 , 希望能够给处于迷茫期的宝爸宝妈解开谜团 , 同时也建议大家相信科学 , 理性看待问题 , 不要因为盲目而耽误了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