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感染最易导致宝宝耳聋


耳部感染最易导致宝宝耳聋

文章插图
宝宝1~3岁是学说话的黄金时期,只有先“听到”别人说话,才能模仿学会说话,否则宝宝长大后就会成为聋哑人;听力轻度异常的孩子,也常会导致吐字不清、反应迟钝、心理孤僻、学习成绩差等现象 。

耳部感染,是儿童耳聋的最大杀手,所以先要防止耳朵发炎 。中耳内有一条通往鼻咽部的细管称耳咽管,小孩的耳咽管比较短、宽且直,鼻子和咽部的细菌很容易侵入 。感冒等一些疾病引起的鼻咽部分泌物增多,或当婴儿吐奶或呛奶时,细菌很容易从耳咽管进入到中耳 。
因此给婴儿哺乳时要避免躺着喂奶,应把婴儿抱起来,取半卧位哺乳 。在给孩子淋浴、洗头或带孩子游泳时,注意不要让污水进入耳道内;如果不慎有水进入耳朵,把头偏向该侧、小心牵扯耳郭让水流出 。
耳朵还常受到“左邻右舍”的影响,如鼻子和咽喉的疾病,包括感冒、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腺样体炎等,常会并发中耳炎;同时小儿免疫功能发育不健全,须按时接种像麻疹、流脑、乙脑等预防传染病的疫苗 。
佩戴提示婴幼儿宜选耳背式助听器 。这是由婴幼儿的生长特点所决定,婴幼儿正处于外耳发育迅猛阶段,不建议采用耳内式助听器,否则,很可能必须不断更换,以适应其发育要求 。
青少年期
耳机音量过大致听力下降
避免意外伤害,耳垢及异物,家长不可随意掏取 。避免噪声污染,在家里轻轻谈话的声音为30分贝,普通谈话声为40分贝,高声说话为80分贝,大声喧哗或高音喇叭为90分贝 。
40分贝以下的声音对儿童无不良影响,80分贝的声音会使儿童感到吵闹难受;如果噪音经常达到80分贝或更大,儿童会产生
头痛、头昏、耳鸣、耳聋、情绪紧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
青少年喜用MP3、MP4甚至手机听音乐,爱将音量开得很大,长年用耳机,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痉挛,供血减少,从而使听力下降,甚至造成噪声性耳聋 。
警惕药物致聋 。研究证实,有100多种药物对听力有影响,有些药物还可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害 。因此,孩子尽可能不用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土霉素、万古霉素、多黏菌素、灰黄霉素等抗生素;小心使用保泰松、阿斯匹林、消炎痛等解热镇痛药及利尿剂、抗疟药等 。
佩戴提示佩戴助听器,家长要给孩子两到三个月的适应期 。开始阶段,先把助听器的音量调小,再逐渐增大,以便其逐渐适应;时间由短到长,直到孩子接受助听器为止;从室内过渡到室外,从轻缓柔和的音乐开始,让孩子习惯接受各类高低不同的声音 。【耳部感染最易导致宝宝耳聋】了解更多儿科知识,请进入儿童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