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心理|和别人家孩子比较,可能会毁掉你的孩子,聪明父母这样做( 二 )


这就是心理学上强调的对孩子正确的可复制的行为进行肯定,会对孩子的行为有指导意义,强化正确的行为,引导孩子向更好方向发展。
指出具体进步的点,强化正确的行为,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赞赏的真诚和肯定,将对孩子产生有利影响。
芳芳本来是比较胆小自卑的孩子,父母不再拿她和别人家孩子比,而是关注到她的点滴努力。
比如,她跳绳一分钟只能跳100个,离160个满分还有很大差距,但她跳到110个,父母就表扬她多跳了10个,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批评她离160个还有很大差距,永远那么差。
父母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把这个进步点放大,会激发孩子的信心,孩子才能向更好方向发展。
芳芳在父母的鼓励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也坚信自己肯定可以越来越好。
自卑心理|和别人家孩子比较,可能会毁掉你的孩子,聪明父母这样做
文章插图
三、焦点放在目标和过程上
父母看自己孩子,往往看到的是问题,而且喜欢强调孩子的问题,这是非常不恰当的行为。问题得到反复提醒强化,这个问题会变成更大的问题。
比如我们总是批评孩子三分钟热度,孩子很可能更加没有毅力,而且也不想改变。因为他已经被下定义“三分钟热度”,这个标签会无形中推进他成为“三分钟热度”的人。
如果你眼里看到的都是孩子的问题,这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促使问题越来越严重。
复旦教授沈奕斐曾提出一个“优势累积教育法”:少关注问题,多关注目标,努力让孩子体验成就感,积累成功经验,找到自我激励机制。
这是把关注点放到孩子的目标上,关注目标,让孩子体验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愉悦感,让孩子看到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的成就感,孩子能从中得到更多快乐和自信,如果实现了目标,孩子就做到了“自我实现预言”,这将促使孩子做出更好的成绩。
哪怕孩子暂时达不成目标,也关注和肯定孩子过程中的努力。父母看到孩子的亮点,更能激发孩子向优秀一面发展。
童童妈是一个很会教育孩子的人,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说:你的孩子多动症,只能坐三分钟。童童妈这样告诉孩子:老师说你以前只能坐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有很大进步。
网友分享了她读中学时的经历,有一次数学考试特别差,58分,不及格,全班倒一,她伤心难过得要命。
但是妈妈知道以后并没有批评,而是对她说:下次你们班进步最大的人就是你啦,现在你考58分,如果下次考90分,你就进不了32分,你们班还能有人比你进步更大吗?
她一想:还真是,同学都考了七八十分,不可能进步30多分。而且她有了目标,下次考90分。
她积极总结经验,及时复习巩固,第二次考试果然考到了90多分。
回想起来,她特别感谢妈妈在她考砸时鼓励她,并给她指明了方向,让她看到了希望。
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父母不要聚焦在问题上,因为这个问题已经造成了障碍。父母更应该把焦点放在过程、进步和目标上,让孩子对自己依然充满信心。
四、写在最后
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在《教育孩子四十条》中写到:“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是的,我们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不要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而是要关注孩子的过去和现在,看到孩子的细微进步,把焦点放在过程和目标上,相信孩子一定会越来越优秀。
做聪明父母,从不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比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