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如果大家都不生二胎,50年后中国剩下多少人
文章图片
按照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来看 , 增长放缓成为我国总人口状况的一个显著特点 。 人口增速的放缓 , 意味着适龄群体的生育在下降 。 在此之前 , 每年的新增人口已经连续四年出现了下降 。
而经济学家郎咸平给出的一个预测是 , 如果生育意愿继续下降 , 当本世纪中叶 , 中国的人口可能会下降到只有6亿左右的人口 。 与此同时 , 《柳叶刀》也曾做过预测 , 表示到下一世纪初 , 我国的人口将只有7亿多 。
虽然放开二胎已经有了几年 , 而今年又全面放开了三胎生育 , 但是人口增长的成效并不是那么显著 。 如今人口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增长 , 完全是人口基数大和增长的惯性 。 为何大家都都不愿意生育了?为何年轻人的生育意愿降低了?这里面的因素其实是相当复杂的 。
文章图片
限制生育的惯性思维
【郎咸平:如果大家都不生二胎,50年后中国剩下多少人】计划生育在国内推行了30年左右 , 其执行力度各地虽然程度不同 , 但在全国层面 , 至少让大众明白了生育的底线和限制 。 因为政策上的推动 , 人们在生育问题上 , 形成了某种惯性意识 。
尤其是现在正处于适龄阶段的80后和90后们 , 自己成长的阶段正是计划生育推行最为严格的时候 。 他们心中形成的某种观念是牢固的 , 尤其是和父辈们比起来 , 上一代人把生育当成了头等大事 , 可在年轻人的心目中 , 不生育恰恰是头等大事 。
而国家政策当年的背书 , 更是让年轻人的这份意识有了合理的叙事 。 政策是灵活的 , 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做出改动 , 但人的思维就不会这样灵活了 , 一种意识的形成 , 是在青少年时期定格成形的 。
这不愿多生育的意识 , 也就是那个年代的产物 。 所以 , 对个体而言 , 自己不生育只是出于内心的潜意识思维 , 而整体上看 , 当年的计划生育反倒成为了惯性思维的延续 。 除此之外 , 生育意识的差异 , 还意味着生育理念上的差别 。 而年轻人的生育理念 , 同样和上代人差距甚大 。
文章图片
从生孩子到养孩子的差距
上几代人生育 , 就是单纯的生育 。 比如一个农民家里生养四五个甚至更多 , 他们却从没想过以后如何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 毕竟 , 他们所处的环境 , 限制了自身的长远意识 。
由于贫穷 ,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 生养孩子显得太过随意 。 孩子的出生和成长 , 完全是一种随性的成分 , 大不了我再生一个 。 事实上 , 过去的人在适龄阶段 , 会接连不断地生 , 一直生到自己满意为止 。
除了传宗接代的思想之外 , 还有一点是古代的医疗卫生条件差 。 假如只生养一个 , 养活的概率其实很低 , 所以出于成功养大的考虑 , 人们也必须多生 。 久而久之 , 生育就成了惯性 。
现代不同了 , 医疗卫生条件的提升 , 已经让婴儿的死亡率降到了历史最低 。 只要生育一个 , 其健康长大的情况很普遍 。 正是因为生育的效率提升 , 所以导致现代人更看重孩子的成长和培育阶段 。
大家不再仅仅是生养出来 , 还要为孩子设立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 所以生孩子的重心 , 也就转移到了养孩子的层面 。 这种差距的形成 , 导致了社会生育观念的蜕变 。 正是生育意识的差距 , 促使了另外一个关键问题的产生 。 即现代社会因为生活成本的不断升高 , 养孩子的成本也愈发增加 。
- 父母|孩子如果出现下面几点,证明是被父母宠溺坏了,要赶紧纠正
- 宝妈|如果流露出5个迹象,父母不用藏着掖着,说明你把孩子教育的很棒
- 孩子如果出现下面几点,证明是被父母宠溺坏了,要赶紧纠正
- 如果你产检时发现孩子有严重的病,你会留下他还是打掉?
- 学习成绩|如果孩子有以下特质,则家长要注意培养,将来多会“有出息”
- 红包|如果亲戚给你家孩子600红包,他家有4个孩子,你该怎么办?
- 孩子|从孩子的睡姿就能看出他是什么性格,如果长期是第4种会影响健康
- 智商|如果父母是这两种血型的,生出来的宝宝智商会很高,堪称强强联合
- 过年走亲访友,如果有人这样逗你的孩子,家长请务必和他“翻脸”
- 营养品|女性在怀孕时,如果婆婆送了你这三样东西,恭喜你有个好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