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盘“大考”来了!近6成权益发起式基金规模未达标

_原题为:清盘“大考”来了!
【清盘“大考”来了!近6成权益发起式基金规模未达标】摘要【清盘“大考”来了!近6成权益发起式基金规模未达标】作为快速进入“赛道”拓展业务的重要产品形式,发起式基金近年来在养老目标基金、量化对冲基金等创新产品布局中应用广泛 。不过,在2017年9月后成立的权益发起式基金运作即将满三年,却有近6成产品资产规模不足2个亿,将在随后的几个月应对“到期清盘”的考验 。(中国基金报)
作为快速进入“赛道”拓展业务的重要产品形式,发起式基金近年来在养老目标基金、量化对冲基金等创新产品布局中应用广泛 。不过,在2017年9月后成立的权益发起式基金运作即将满三年,却有近6成产品资产规模不足2个亿,将在随后的几个月应对“到期清盘”的考验 。
面临“到期清盘”大考
近6成权益发起式基金规模未达标
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今年已经有7家公募旗下11只发起式基金到期清盘(基金份额合并计算),而至今年年底,还有17家基金公司旗下34只权益发起式基金面临成立三年大考,其中有23只基金今年中报规模还不足2个亿,占比达到58.82%,将面临清盘的考验 。
从这类产品布局的初衷看,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基金公司成立发起式基金,是为了在空白领域快速拓展业务条线,并降低缺乏优势和历史业绩的产品在基金发行上的难度 。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市场部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发起式基金作为基金公司进入某些产品赛道抢占资源的一种手段,出发点是希望通过自身投资业绩证明自身实力,比如她所在公司发起式设立的养老FOF、量化对冲产品等,都是希望快速布局这些业务条线,并做出投资业绩 。
北京一位大型公募基金经理也称,部分基金公司可能为了快速拓展某类业务线和空白领域,会通过发起式基金形式快速布局,比如部分擅长固收类投资的公募布局指数发起式基金,部分公募在港股、量化对冲等领域没有业绩积累,也会通过发起式形式设立 。
该基金经理称,“除了快速建立业务条线外,预判基金销售难度较大也是布局发起式基金的考虑因素,如果基金公司在某一领域缺乏积累,没有历史业绩和产品亮点,基金发行和成立难度较大,还可能会募集失败 。而以发起式形式设立,快速开展投资运作和积累业绩,也是基金公司迅速切入业务的办法 。”
“还有一种情况,针对机构定制的债券型基金,政策要求以定期开放发起式形式设立,这类产品的机构资金离开后,也会导致规模萎缩,并面临清盘的压力 。”上海一位中型公募人士补充道 。
事实上,在近两年创新产品增多、业务前瞻性布局的需要下,发起式设立的权益基金数量也开始增多 。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今年新成立的发起式基金数量78只,养老目标基金、泛科技指数基金、量化对冲基金,以及商品期货等另类投资基金,成为发起式设立的主要产品类型 。
而按照发起式基金的基金合同,发起式基金合同生效满三年之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的,基金经履行相关程序后应当终止运作,2亿元规模也成为每只发起式基金成立三年时的“大考” 。
绩优基金面临“长不大”难题
将从管理性价比角度处置
从产品业绩看,近三年股市的回暖也让发起式设立的基金收益率不错 。
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34只即将面临三年大考的偏股型基金近三年平均收益率40.04%,银华农业产业、财通多策略福鑫等5只基金近三年业绩还实现了翻倍,但相较而言,多数发起式基金的优异业绩并没有带来规模的快速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