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亲子专题 如何让孩子学会分享


春节亲子专题 如何让孩子学会分享

文章插图
前言:分享也是一种享受,但是现在的孩子多数都很自私,只懂得索取,却不懂得付出,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也不去感恩,在现在孩子的眼中,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这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也是极其不利的,以下就来一起的解下如何让孩子学会分享吧!
育儿专家指出,孩子可以从充满童趣的分享活动中真切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这对他们正确理解分享以及将来形成健全人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对于心理发展水平还处于以自我中心为特征的幼儿来说,分享显然不是一件易事 。因为孩子的分享行为并非天生,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引导逐渐形成的 。正因如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孩子的分享品质 。
亲子网
但令人遗憾的是,如今,孩子的分享意识和能力并不强 。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缺少分享的对象 。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成为家庭中的独占主体 。无论是玩具还是食物,孩子都习惯了一个人享受,父母和爷爷奶奶总是以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拒绝孩子分享的物品 。由此造成孩子的独占心理,认为什么物品都是自己的,什么事情都应该以自己为主 。另外,由于现在居住环境的变化,居住于楼房的居民与邻里间的交往越来越少,这无形中减少了孩子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从而剥夺了孩子与他人分享的机会,造成孩子自私的特点 。
所以,家长们应该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
一方面,家长可以利用家庭本身这一重要资源,让孩子学会分享 。家庭是孩子社会交往的第一个场所,是孩子走向社会的桥梁,也是培养孩子分享行为的重要场所 。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便与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交往,这是最初的社会交往行为 。家庭成员与孩子的每一次分享行为都是孩子分享意识和行为形成的过程 。
另一方面,家长要多带孩子与同龄人交往,给他们创造在一起交流的机会,比如鼓励孩子上学、放学与居住同一社区的孩子一起走,一起玩,一起做作业,放学后让孩子带小朋友到自己家来玩;又如,几个家庭带孩子一起去郊游等 。孩子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多了,关系越来越密切,逐渐就会懂得了分享 。

我曾经读到过一个小故事 。
一个叫丁丁的孩子,从小就在家里受到尊老爱幼的训练 。比如每次买回苹果来,家长都要让丁丁效仿孔融让梨的故事 。丁丁可谓训练有素,他每次都要拣最大的苹果先给奶奶吃 。奶奶照例笑着夸赞一番:
丁丁真孝顺,好孩子,奶奶的牙不好,你吃吧 。接下来是爸爸和妈妈,都有不吃大苹果的理由 。最后,丁丁抱着那个最大的苹果独享去了 。
一个实在算不上什么的苹果,把一家逗得其乐融融 。
有一天,爸爸的上司来家里玩,懂事的丁丁立马去果篮里找来一个大苹果,送给客人吃 。奶奶和爸爸妈妈见了,个个乐开了怀 。那上司也说:
你们家的孩子真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