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踢被子,这些法子百试百灵

你们家里有一个好动晚上爱踢被子的宝宝吗,爸爸妈妈们遇上这种情况也真的是无可奈何只能晚上多次醒来为宝宝盖好被子,如果赶上一觉天亮的父母,宝宝就要光着身子睡上一宿,接下来便会因为着凉感冒而焦头烂额 。即便睡觉警觉的爸妈,也不可能整宿值夜班,时刻为宝宝盖被子 。为什么宝宝睡觉都喜欢踢被子呢?仅仅是好动这么简单吗?又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你正在经历“盖完踹,踹完盖”这个死循环,不妨找准原因,对症下方 。

宝宝踢被子,这些法子百试百灵

文章插图
宝宝睡觉踢被子的原因
被子盖太厚
宝宝在又厚又重的被窝内睡觉,容易感觉闷热,手脚不灵活,所以自然会将被子蹬走,希望让多一点的凉爽空气进入被子里 。衣服穿得太多,宝宝也容易闷热、出汗而踢被子 。
不好睡眠习惯
如果把头蒙在被子里,或把手放在胸前睡觉,宝宝会因喘不上气来而踢被子 。
睡前喝太多水
这种情况多存在于习惯了把尿的宝宝之中 。虽然身体发出尿便信号,但宝宝不会像大人一样自己起来,而是表现为睡不安稳,翻来覆去踢被子 。这种情况下把尿,几乎次次命中,尿完宝宝自然继续呼呼大睡 。
大脑过度兴奋
宝宝正处于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还发育不全,如果睡前神经受到干扰,易产生泛化现象,从而让脑皮质的个别区域还保持着兴奋状态,极易发生踢被子现象 。宝宝睡觉前如果玩得不亦乐乎,情绪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要马上入睡其实不易 。躺在被窝里自然就安静不下来,等到真的玩累了,睡着了,父母也会发现宝宝早就把被子蹬得老远了 。
睡前吃的太油腻
宝宝晚饭时蛋白质吃得过多,食物太腻太油,就会加重肠胃负担,让宝宝感觉不舒服,宝宝自然睡不安稳,会不断翻身 。
疾病
有些时候,孩子是因为某种疾病的影响而睡眠不安,进而踢被子的,比如患蛲虫病时,孩子睡觉时会因肛门瘙痒而不安,手脚乱动而蹬开被子;患佝偻病的孩子可能因为夜惊、睡眠不安而踢被 。还有发热、小儿肺炎、出麻疹等,都会干扰宝宝睡眠 。
感觉统合失调
正常人的大脑皮层对所接受的感觉信息,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味觉、皮肤感觉、体位感觉等,会进行汇总分析后做出恰当的反应,这个过程就是感觉统合作用 。大脑皮层发出的信息正确,身体的协调性就好 。反之,如果宝宝对所接受的各种感觉信息不能做出恰当的反应,即感觉统合失调,身体的协调性也就差了 。
部分踢被子的宝宝存在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当身体处于睡觉体位时,大脑内的睡眠指挥信号不通畅,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仍不能降低,宝宝往往还同时有多动、坏脾气、适应性差和生活无规律等特点,所以睡觉体位和盖在身上的被子不能成为安稳睡觉的信号,尤其是身上的被子稍热就很不舒服,便用蹬被子来缓解 。
睡觉环境不舒适
灯光太亮、天气太热、周围有嘈杂的声响等,都会让宝宝觉得不耐烦、不自在 。在睡与不睡之间,就会不安分的舞动四肢 。
睡觉空间过大
宝宝的床太宽,有了踢被子的空间 。
宝宝踢被子,这些法子百试百灵

文章插图
对于踢被子的宝宝,妈妈该怎么办?
开空调睡
晚上开空调睡觉,屋子暖和,宝宝就算踢被子也不怕 。不过开空调会使屋子里空气太干,让宝宝的皮肤变得很干燥 。可以再开一个加湿器,平时要注意给宝宝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 。
露出小脚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