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奶时间过于频繁怎么办 宝宝吃奶常见问题

宝宝吃奶时间过长或过于频繁怎么办?
宝宝吃奶时间过长或过于频繁,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解读 。例如以实用育儿程序法闻名的育儿专家特蕾西认为这往往是宝宝不容易吃饱的表现,因此通过长时间的吃和多吃来实现需求 。而育儿专家虾米妈咪则认为频繁吃奶是保证摄取足够乳汁的最佳方式,并不意味着乳汁不足 。通常认为宝宝在最初几周学习吃奶,以及萌牙期的生理需求、身体不适或外界刺激时的心理需求等都可能导致喂奶时间过长或过于频繁 。此外,某些宝宝的性格特征也导致其容易吃奶时间长或频繁,对这类吃奶“马拉松运动员型”的宝宝,亲密育儿理论的创始人西尔斯建议多给手指等让宝宝吮吸,充分满足宝宝的吮吸需求,从而降低宝宝吃奶的时长和频率 。
【宝宝吃奶时间过于频繁怎么办 宝宝吃奶常见问题】宝宝吃奶特别急,一口没吃上就哭闹怎么办?
对于这类急性子的宝宝,妈妈要尽可能提前做好准备,例如穿好舒适的哺乳衣,熟练掌握各种哺乳姿势,以便迅速回应宝宝的需求 。还可以通过让宝宝吮吸安抚奶嘴等方法在短时间内分散宝宝的注意力 。同时妈妈还可以通过在喂奶时和宝宝对话等方法慢慢引导宝宝不要那么着急,通常宝宝确定了自己吃奶的需求总是能够被妈妈及时满足后,就会对妈妈产生更强的信任,也会逐步有了等待的耐心 。
宝宝边吃奶边玩,吃奶不专心怎么办?
宝宝吃奶不专心往往和视力发展及好奇心有关 。选择相对隐蔽的地方,确保哺乳环境相对安静,光线适当暗一些,甚至使用哺乳披肩或把宝宝放在背巾里,都有利于让宝宝更专心地吃奶 。正如育儿专家西尔斯所言“这点小烦恼很快就会过去,只要一点创意想法再加一点幽默感,问题就会解决 。宝宝很快就会发现,吃奶和张望其实是可以同时做的” 。
涨奶怎么办?
轻微的涨奶不用刻意处理,乳房会自动调整奶量,逐步实现供需平衡 。但如果涨奶严重,形成硬块则需及时处理,否则容易引发乳腺炎等问题 。让宝宝及时吮吸是解决涨奶的最佳处理方法,如果宝宝吃饱后不愿意再吃就需要通过吸奶器或手工方式挤出乳汁 。奶量一般却又希望储存母乳的妈妈,可以尽量将乳房吸空,传达给乳房“宝宝需要更多奶”的信号,奶就会越产越多;对于亲喂且奶量过剩到已成为负担的妈妈,则可以吸到让乳房舒适的程度,但不必吸空 。
不涨奶是否就是母乳不足?
涨奶是供过于求的表现,供需平衡后就不容易涨奶 。多数妈妈都会经历从供过于求再到供需平衡的过程,少数妈妈天生就属于供需平衡类型,妈妈的体质千差万别,不涨奶并不意味着母乳不足 。此外,有的宝宝吃奶间隔时间较长,妈妈就容易涨奶,而有的宝宝吃奶频率高,妈妈也就不容易有涨奶的感觉 。
吸奶器吸不出奶怎么办?
宝宝吮吸的泌乳反射是乳房制造母乳的基本原理,吸奶器只是模拟宝宝吮吸,却无法完全实现和宝宝吮吸一样的功效,因此吸奶器吸出的奶量和实际的泌乳量并不能直接画等号,吸奶器吸不出奶并不代表母乳不足 。首先,检查吸奶器的使用是否完全正确,例如是否根据自身乳头的形状大小配备了尺寸合适的喇叭口(即喇叭口要与乳头之间有一定的空间,不能紧挨着乳头,否则吸奶的时候喇叭口就会将乳头磨破);其次,采用一些辅助方法,例如在吸奶之前热敷或适当按摩乳房更有利于吸奶器吸奶;最后,若确实属于少数不容易用吸奶器吸出奶的妈妈,可以学习手动挤奶的方法,或选择亲喂的方式 。
宝宝不吃奶瓶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