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不倒翁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不倒翁教案

文章插图
中班科学活动不倒翁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等内容,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感知“不倒翁”的秘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原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不倒翁教案吧 。
活动设计背景
1、“不倒翁”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玩具,但它里面蕴含着力的平衡方面的科学道理,怎样让孩子自己发现这些科学现象,并理解加以应用呢?
2、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为孩子准备许多的材料,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发现、探索其中的秘密,并制作各种各样的不倒玩具 。从中获取有益的学习经验 。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感知“不倒翁”的秘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
2、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原理 。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
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玩具城”:用乒乓球、蛋壳、废旧皮球制作各种玩具摆放在活
动室的四周(其中部分会倒,部分不会倒) 。
2、幼儿操作材料:纸片、玻璃球、豆粒、沙子、塑料球、橡皮泥、小石头 。
3、录音机,歌曲“不倒翁”录音磁带 。
活动过程
导入:以到“神秘的玩具城”去玩的形式引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配班老师扮“蓝猫”说:“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蓝猫,欢迎你们到神秘的玩具城来,这里的玩具藏着许多的秘密,等着你们去边玩边发现,看谁发现得最多 。”
一、自由探索
1、交代任务:你们玩时可要仔细的看一看,比一比,摇一摇,看看
发现了什么?(发现倒和不倒)
2、幼儿自由玩 。
3、提问:“你们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这些玩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幼儿摸一摸底部,发现底部都是半球体,有的玩具会倒有的不会倒 。
小结:小朋友在“玩具城”里玩的很认真,还能动脑筋,发现了“玩具城”里的玩具都是半球体的,再比一比中,小朋友们发现了玩具有的会倒,有的不会倒 。
二、尝试操作制作不倒玩具
幼儿交流体验“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上轻下重,固定底部物体 。
1、教师放歌曲《不倒翁》,进一步引发幼儿去发现“不倒翁”的秘密,不倒翁里装有东西 。
2、幼儿操作:将会倒下的玩具也装进东西
(1) 提示: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纸团、塑料球、玻璃球、沙子、豆子、橡皮泥、小石头等东西,你们可以自由的把每一种东西分别装进玩具里试一试,看玩具能不能站起来 。
(2) 组织幼儿讨论:
你们在玩具里装进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放进纸团玩具倒了而放进沙子等物玩具能站住?(沙子等比纸团重)
小结:原来,在玩具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这样下重上轻,玩具就能站住 。当操作摇晃装有沙子的玩具时,发现了什么?
(站住的玩具又倒了)装进什么不倒?(橡皮泥)为什么?
三、演示对比实验
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分析原因,摇动装有玻璃球的玩具里重的东西也随着滚到旁边,旁边重,玩具就倒向重的一边 。把橡皮泥固定在底部中间,它不会滚来滚去,那玩具的重心就稳了,不倒翁就作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