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培养幼儿金钱意识的建议


父母培养幼儿金钱意识的建议

文章插图
【父母培养幼儿金钱意识的建议】有研究表明,3岁以前的孩子对金钱没有感觉,在他们心目中,钱不过是一种玩具 。
在3岁之后,才开始产生朦胧的金钱意识 。这时,父母就可以有意识地教他们认识钱了 。
建议一:教孩子认识纸币
首先让孩子知道钱币有硬币和纸币之分,让孩子能够区分钱和其他的玩具,并教孩子认识币值 。父母可以先教孩子学认钱币上的大小写数字,孩子认识了数字,也就能够知道钱币的大小,然后要教孩子元、角、分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
纸币和硬币背面都会有不同的图案 。父母可以利用这些图案让孩子区分不同的钱币,在此为了加深孩子的记忆,可以给孩子讲解不同钱币上的图案的意义,如人物是谁、景点是哪里等 。另外,父母还可以利用一些钱币小游戏巩固孩子对钱币的印象 。
孩子记住了钱币的面值后,父母还要引导他们去了解这些纸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 。例如,乘公交车时叫孩子投币,让他们了解有空调的公交车票比没空调的贵;让孩子买冰棍,了解不同品牌的冰棍价格是不一样的 。
对于那些对钱币已经有足够认识的孩子,父母还要传授一些区别真假钱币的技能,避免孩子上当受骗 。
建议二:让孩子初步懂得金钱的作用
孩子最初对金钱的兴趣就来自于钱能够购物,父母不妨扩展开来,让孩子更明白一些 。正确地说,钱的作用就是通过购物、缴费等活动达到其他目的,如买衣服来穿、买食物来吃;花钱交学费,让孩子受教育;花钱娱乐,让人们在休闲中享受生活;钱可以用于慈善,让人的精神得到安慰……当然,父母在讲明金钱可以购物时,也应该让孩子明白钱是有用的,但也不是万能的,如钱买不到时间等 。
建议三:让孩子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孩子到五六岁时,父母就应该试着说明“钱是从哪里来的” 。要让孩子知道,钱不是平白无故就到手的,那是父母用劳动换来的 。不妨在孩子早上缠住父母不放时告诉他,父母要去上班挣钱,不然就没钱花了,就不能买玩具了 。这样,孩子自然会把上班与钱联系起来,知道上班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有机会的话,父母也可以让孩子看看自己是如何劳动、制作产品的,然后产品销售出去便换回了钱,也可以再同孩子讲讲这些钱是如何分配给劳动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