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培养宝宝独立生活的能力


父母如何培养宝宝独立生活的能力

文章插图
随着宝宝动作技能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不断的游戏和运动中,宝宝的独立意识也悄悄萌发起来了,他开始有了学习自我服务并为家人服务的愿望和兴趣 。
例如,一旦学会了走,他就乐意走来走去,帮大人拿东西;一旦学会了在勺子凹面装上食物,他就乐此不疲地练习自己刚刚掌握的这一技能 。
宝宝开始为自己能动手做些事而高兴,他似乎想要证明自己已有了一点儿独立能力 。这正是培养宝宝独立生活能力的契机 。及时鼓励和培养宝宝有规律、有条理的生活卫生习惯和能力,不仅能促进宝宝动作技能的发展,提高健康水平,还能增强宝宝的独立性、自信心,使宝宝保持愉快的情绪 。
宝宝一旦形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能力,将会受益终生 。
【父母如何培养宝宝独立生活的能力】自立的第一步就是一个人行走 。从第6个月起就来到托儿所的宝宝,大概满1周岁就会走路了 。但是,在家里的宝宝一般还不能走路 。对于这样的宝宝,妈妈可以拿着好玩的玩具,说:“好,好,来拿!”逗引宝宝,让他练习走路 。
为了使宝宝自立,应尽快培养他的一些基本习惯 。开饭时,如果发现满周岁的宝宝想自己吃饭就让他拿勺子吃,如果是左撇子,也不必纠正 。掉点儿吃的也没关系,要让宝宝逐渐学会拿杯、碗 。妈妈不需要手把手教他,叫宝宝看样子学着拿 。吃饭时,妈妈不能默默无语,要和宝宝说话 。
一旦宝宝能拿勺子,饭前就叫他洗手,最好让宝宝在低一点儿的水龙头下冲洗 。
对还没有撤掉尿布的宝宝,父母开始对他进行排便训练时,最好有一个便于给宝宝换尿布的台子,拿宝宝体操台代用也可以 。要根据宝宝的年龄特点,逐步培养宝宝穿戴衣物的能力 。
1岁后要鼓励宝宝自己穿戴衣物 。可先学戴帽、脱帽、脱鞋、脱袜子、脱去简单的内衣、内裤和上衣,再学穿鞋、穿袜子、自己穿上松紧裤子,逐渐培养自我服务能力 。
生活卫生习惯和能力主要包括饮食、睡眠、大小便、穿衣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和能力 。宝宝独立生活习惯和能力的养成,关键在于父母能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特点,把握宝宝学习的最佳期(从“开始教育”到“多数人学会”之间的时间),才能事半功倍,达到良好的效果 。

------------------------------------------------------------------------------------
*本站所有早教知识仅供早教需求的妈妈参考、学习之用 。部分来源早教机构专家原创文章,少量作品属爱早教会员家长、各早教中心推荐、转载上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属实后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联系方式:help#iyumiao.com(请将#号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