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校和在家不一样”有感


读了好网主页“为何在校和在家不一样”一文很有感触,因为说了一个现状事实 。现在这世道往往是事实或真实最让人犯寻思 。
文里说了原因和对策 。
我个人认为主要是两种文化斗争的结果 。不要不承认,我们做父母的,就是你是15岁做父母的,我们都已经与现在的孩子间存在不可逾越的代沟 。
以前是教育滞后于社会的发展,现在也是 。但比起我们父母与社会文化的距离,现在学校很接近社会 。
文化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我们不评价 。
我个人的对策是不干预孩子和学校,我也办不到,采取无为而教 。我教她学字,她不会,这是我的责任;她用这个字去写检讨书,是她自己的事 。
在校和在家不一样,权当我造孽,生了自己的孩子 。做父母的就是一个瓦罐:放在银行是装钱的,放在庙里是受尊重的,放在厨房是装五味的,放在厕所是装屎尿的 。我只是瓦罐,被别人搬动的,自己不能选择,除非不想活了 。但我保证自己不漏,是个好罐子 。
我们不能求装的东西回报给我们什么,我就是好罐子 。
学校=环境;装的东西=孩子;瓦罐=父母 。



坦然地说:“我不知道”
我只是希望你快乐:交往篇



阳阳,我最亲爱的宝贝!在妈妈的眼中,你一直是一个非常乖,非常讨人喜欢的宝宝!从一岁开始,你在妈妈一天天的教导中,学会了等待和分享!你愿意去等待你想要玩的玩具,不尖叫,不吵闹 。你愿意和别人一块玩玩儿你的玩具,然后哈哈大笑,那一刻,妈妈是自豪的也是幸福的!宝贝,你做得真棒,真的!
可是,从一岁八个月开始,我发现,你开始不愿意等待,你开始不愿意分享 。你会哭闹,不愿意再耐心的等待 。别人动了你的玩意,你会把他推开 。再后来,如果你上滑梯的时候,有小朋友挡着你的路你会把他推开 。
更有一次,一位小朋友用两只手把上滑梯的口子给封住的时候,你采取了咬他的战术!那一次,我骂你了,打你了 。你用你那委屈的眼睛望着我,那一整天,你都不快乐 。因为妈妈也不快乐,妈妈不再快乐地跟你玩玩儿,只是不停的在那说,你怎么这么不乖,你怎么可以咬别的小朋友,以后不可以!你点点头,然而在你点头的同时,我发现,你真的不快乐 。
我以为事情就这么过了 。可是,没有过,你愈演愈烈,见到小朋友你就会去推他们,打他们,然后叫他们哭 。别人要是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动了你的玩意,你会很生气的打他们,大叫NONO 。再也不愿意分享了 。
宝贝,那一刻,妈妈真的很生气,真的很不快乐 。然而,我突然发现你很快乐!我在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会这样,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你明白,打人是不对的呢?
打人,推人事件陆续持续了一个月 。阳顶多就是在推倒人的时候说声对不起 。如果我大点声骂他,他会哭得比别人还要委屈得多得多 。让我觉得很头痛很头痛!我不知道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让阳阳快乐地和别人交往 。再这么下去,阳阳怎么样和别人交往呢?头疼呀!
有一天,我突然想到 。或许,小小年纪的他,那一次咬人事件是我给了太大的反应,造成他误以为这样做会得到我对他的注意,所以他这么做吗?于是,再碰到阳打人,推人的时候我除了让阳说一句对不起之外,就再也不做出任何反应 。慢慢地,大概过了一周,阳还是会打人,会推人,但是频率少了很多 。而且不再叫别人哭!可是有时候很奇怪的是,他明明很想和那些小朋友玩,但是却是去打他们,推他们!